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孟繁英:16年帮“堕落天使”寻找丢失的翅膀

2016-06-13 10:52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孟繁英:

16年如一日,帮“堕落天使”寻找丢失的翅膀

  她是57岁的退休女工,也是湖南省“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的园长;她不是著作等身、出口成章的学者,却写下了180多万字的心灵感悟;她是一名普通女性,也是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

  她就是孟繁英,很多人叫她“孟妈妈”。2000年,因为一场志愿者活动开始与公益活动结下不解之缘,“孟妈妈”用16年的时间打造了一座爱心家园,还把家园的触角从长沙延伸到全省继而延伸到了全国。

  那双渴望关爱的眼睛让她无法拒绝

  谈起禁毒帮教之路,孟繁英说缘于一次偶然。

  2000年的一天,孟繁英在路上碰上一个志愿者活动,当时抱着好玩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没有想到,从开始做公益,到帮扶失足青少年,一路走来竟坚持了16年。

  2004年的一天,孟繁英正在家做饭,当时电视上播放着关于禁毒的宣传节目。突然听到一个和女儿同名同姓的名字,孟繁英当时就愣住了,孩子在节目里讲述自己年幼丧父、母亲又因自己吸毒而自杀的不幸经历。女孩的不幸身世让孟繁英的心很痛,她想,这个女孩和自己的女儿同名、年龄相仿,境遇却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戒毒所里,孟繁英找到了这个女孩。女孩的眼睛里藏着深深的戒备和不安,艰难的生活明显在女孩心里留下了阴影。孟繁英的到来让女孩特别感动,聊家常过程中,女孩慢慢放下了戒备心理,临行前,女孩喊她孟妈妈,抱着她说:“孟妈妈,我不要你带什么东西,只想你有时间就多来看看我,看看我就好。”

  小女孩的话让孟繁英特别难受,她在内心要求自己,要多去陪陪她、温暖她受伤的心灵,因为那双渴望关爱的眼睛让她无法拒绝。

  每一封来信她都会及时回复

  16年来,孟繁英收到了2000多封书信,每一封来信她都会及时回复。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帮助更多的迷途者回归社会,孟繁英在长沙市社会禁毒协会及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6年创办了湖南省首个社区青少年禁毒基地,2008年注册成立了民间社团“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2010年率先在全市成立“雨花妈妈禁毒联盟”。

  很多人问孟繁英累不累,每次她都只是微笑着说:“我选择了民间禁毒帮教这条路,就能多少给人带来些温暖,我不可能去保护他们,但至少可以给他们以关爱。只要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一声‘孟妈妈’,即使再累,我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家人的支持让她的禁毒帮教之路“越走越有信心”

  这么多年,孟繁英的父母、哥哥、丈夫、儿女,都是她坚定的支持者。每次遇到什么困惑,都会向丈夫求援;每次做活动、写信,儿子和女儿都会帮忙出谋划策。

  2011年,孟繁英的儿子听说母亲准备编排禁毒公益歌曲《呼唤》的手语表演,从部队文工团退伍的他专门对节目进行了编排。在儿子的建议下,孟繁英团队引进了大、中、小学的学生以及当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总共1.38万名,他们的手语接力表演最终大获成功。

  谈及这次经历,孟繁英说,家人的支持让她的禁毒帮教之路越走越有信心,她希望通过手语接力的形式控诉毒品的危害,呼唤更多人加入到禁毒公益事业中来。

  雨花区侯家塘街道党工委委员周彬到这个社区已有3年时间。“刚来的时候,所有‘孟妈妈’的事迹我只是耳闻,但这短短3年时间,让我了解了‘孟妈妈’,我们一起去戒毒所给孩子们办生日聚会,给他们送信,那些孩子见到‘孟妈妈’的时候都会拉着她的手,把她当作亲生母亲……”周彬说。

  截至目前,“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共成立30个团队,其中“禁毒妈妈联盟”团队注册人员4000名以上,参与活动人数达十万余人次。

  在孟繁英的感染和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妈妈加入到她的团队。“禁毒妈妈联盟”犹如一股洪流,温暖着迷途少年的心灵,像明灯照亮着他们的回归之路。(胡立强 邓棕耀)


责任编辑:王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