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协同作战 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崇左扎实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积极结合边境地区特点,以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为主线,强力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围绕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3大重点,禁毒社会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日,由1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组成的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调研组到崇左市调研,对该市的禁毒社会化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据了解,有着4个边境县市、533公里边境线和213条跨境通道的崇左市,2013年以来缉毒执法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两项主要业务工作排名保持全区前列;缴获海洛因总量位居全区第一,占全区缴获总量的一半以上;禁毒预防教育普及率城区达100%,农村达到90%;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稳步推进,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和戒治。在自治区开展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崇左市禁毒工作效果综合排名全区第一。
完善禁毒社会化机制
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
崇左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禁毒工作高度重视,将禁毒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尤其是4个边境县市,均由政府一把手担任禁毒委主任。全市坚持把禁毒工作作为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绩效考评,市委、市政府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市禁毒委制订《崇左市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和《考核验收标准》,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禁毒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强化责任、细化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合力明显增强,禁毒工作社会化机制基本形成。
目前,崇左市、县两级禁毒委办事机构配备领导及专兼职人员共45名;全市78个乡镇和73个社区均设立了禁毒办事机构,配备禁毒工作人员254名、社工92名;全市公安禁毒民警从2011年的50人增加到目前的81名,并通过公开招聘140名禁毒警辅人员,在广西率先成立了公路查毒专业队伍。
形成禁毒社会化格局
依托业务优势和资源优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崇左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禁毒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工作中,公、检、法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力度,从重从快依法严惩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公安、海关、交通、邮政等部门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在毒品堵源截流工作中的尖刀作用;民政、财政、公安、司法等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维护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就医、享受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宣传、法制、工会、团委、妇联、民政等发挥职能优势,拍摄禁毒题材短片,创作禁毒公益广告,在电视黄金时段播出,并组织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姐妹联手共建和谐边境”、“共建千里边关无毒路”等禁毒主题活动,使禁毒预防教育深入人心;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不断深化娱乐场所打击整治,积极消除毒品的社会危害。
增强禁毒执法效能
探索建立“四化一体”的工作模式
崇左市公安局集中力量加大严打力度,深入开展“五大会战”、“百日会战”、禁毒重点整治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2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84名。
针对毒品入境、过境的严峻形势,该局探索建立了堵源截流机制化、查缉网络网格化、公开查缉常态化、情报导查信息化“四化一体”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将毒品堵在境外、截在当地。2015年,全市在边境地区共开展统一路查16次、流动查缉1000多次,查破重特大毒品案件31起,抓获44人,缴获各类毒品40余千克。
提升禁毒管控能力
对全市乡镇毒情进行评估治理
崇左市禁毒办以禁毒重点整治为抓手,自我加压,对全市7个县(市、区)的78个乡镇的毒情进行评估,对涉毒严重的4个边境县市和部分乡镇采取挂牌督办、综合治理和约谈追责等方式,使毒品入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区)不同程度扭转了毒情面貌。
各县市公安局积极落实“包乡、包镇”、“路长制”、“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模式,民警深入村屯、街道、戒毒场所走访摸排,做到“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人”。民警结合排查情况,不定期开展收戒行动,对吸毒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对初次和未成瘾人员进行社区戒毒康复,努力实现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市禁毒办将社区戒毒康复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崇左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积极探索创建具有崇左特色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目前全市78个乡镇和73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并挂牌设立禁毒工作站。全市先后投入专项经费500多万元,建成二级标准的禁毒工作试点站1个、三级标准站13个,为吸毒人员管理服务提供有力平台;投资2500万元在地处边境的凭祥市建成占地面积110亩、规模容量300人的崇左市戒毒康复中心,成为集食宿医疗、戒毒干预、劳动就业、心理矫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康复平台。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将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作为宣传重点
崇左市禁毒办以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为目标,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等活动,建成了一批禁毒教育基地,创建了一批禁毒示范学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他们利用邮政部门的“政讯通”宣传平台,将禁毒宣传覆盖到全市近800个村委(社区)。在通往边境地区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以及县城主要街道、文化广场、社区、村屯醒目位置,制作固定的禁毒宣传牌;在广播、电视、报纸上滚动播发、刊登禁毒公益广告,定期向群众发送短信,推广禁毒微信公众号;制作发放禁毒宣传手册,不断提高禁毒宣传覆盖面。
该市还举办大型特色禁毒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学校师生现场旁听涉毒案件庭审,举办禁毒宣传山歌会、广场大型文艺晚会、禁毒成果巡回展览等,将禁毒宣传与民风民俗有机融合,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