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徽蚌埠某小区,吕某由于家庭矛盾一时想不开,准备了多个汽油桶和液化气罐并将门封死,随时可能点燃引发爆炸。接到指令后,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立即前往处置。在吕某点火瞬间,3名特警奋不顾身强行破门入屋将其制伏,避免了惨剧发生。
“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特警。有急难险重的任务,特警总是冲锋的主力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安徽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桑宝庆说。
以实战为引领 提升软硬实力
2006年9月,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级市陆续成立了特警队。特警队以过去的巡警为基础,根据形势任务和城市治安状况及人口分布情况充实人员,确定了不同的规模。成立初期,特警队在装备上普遍比较落后,和其他警种几乎没有区别,没有先进的排爆装备,没有专业的训练基地,也没有独立营房。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基地建设到配发装备、队伍素质,安徽特警以实战为引领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应急处突队伍。
目前,安徽有13个地市的特警支队独立或与警校共享训练基地,其他特警支队独立训练基地均按要求积极建设中。各市公安机关还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特警装备建设纳入公安装备计划,相继配发了多种单兵防护装备,采购了装甲车、突击车、武装巡逻车等特种车辆,逐步配齐巡逻防暴武器装备和通讯工具等实用性装备配置。同时,各地还根据队员年龄结构、人员素质技能和任务实际,合理确定轮换队员比例和周期,不断优化人员结构,确保特警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按照年轻化、专业化、实战化的要求,安徽省公安厅积极争取人事、编制等部门支持,制定特殊人才招录政策,以专业技能为主,着重招录狙击、搏击、排爆、通讯、飞行、谈判、装备管理和培训等特殊专门人才。2015年,全省从复员转业军人、武警官兵、退役运动员等人员中择优招录特警296名。目前,16个地级市的特警支队拥有警务技能、心理咨询、小语种、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多类复合人才633人。
贴近实战练精兵 处置警情不发怵
如何保证特警能在关键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安徽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统一教育训练标准,围绕“贴近实战、服务实战、实战引领、实战检验”理念,统一出台安徽公安特警队训练计划,细化出7大项、18个分项、80个小项训练内容,完善训练项目,制定训练标准,以警务实战技能训练为重点,推进训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他们还适时组织远程拉动演练,由省厅指挥中心统一发布拉动集结命令,全省各地级市特警支队启动跨区域拉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跨区域远程机动、多支队协同勤务、异地快速集结、通信指挥联络、综合后勤保障训练。仅2015年,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就组织各类反恐防暴综合演练81次。
“我们从各市特警支队随机抽选名单,要求参加比武队员占到全省特警人数的一半,比武成绩纳入市级公安机关考核,倒逼全体民警主动训练,把自身技能练精、练强,把这把刀磨得锋利。”安徽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杨存放说。
压降街面发案 提升群众安全感
路面巡控和接处警是特警的日常工作。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着力构建主动防控型警务模式,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城区“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的意见,各地按照“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的原则,深化巡逻勤务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将警力推向街面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天投入各类巡控警力7827名,其中公安特警981名。2015年,安徽省通过巡逻抓捕现行率同比提升15.3%。
根据中心任务需要,安徽将街面巡逻防控等级分为三级,适时调整街面巡控、特警和武警武装巡逻、固定和临时治安检查站的警力部署,形成分级响应、科学用警、动静结合、联勤联动的巡逻防控网络。通过24小时不间断巡逻管控,安徽的街面“两抢一盗”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案件数同比下降31.5%,近10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处置不当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关清 钟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