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重庆平安建设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提升满意度

2016-02-02 08:25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晓君
字号  分享至:

  重庆市平安建设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安全感满意度公信力齐上升

  1月28日下午,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2015年度重庆市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调查”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袁勤华对调查结果作了通报:2015年全市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3.54%,全市政法系统队伍满意度为93.04分,全市政法机关司法公信力为93.34分,三项指数均在2014年基础上继续提升。

  袁勤华表示,平安重庆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增强预防打击犯罪实效、强化经济发展司法保障、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

  安全指数连升三年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全市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3.54%,较2014年上升0.31%。

  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三年稳步提升,呈现高位平稳,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2015年全市政法系统队伍满意度为93.04分,较2014年上升0.99分。其中,公安系统90.76分,检察系统为93.74分,法院系统为93.43分,司法行政系统为94.22分。

  2015年全市政法机关司法公信力为93.34分。其中,公安系统为91.4分,检察系统为93.83分,法院系统为93.62分,司法行政系统为94.52分。

  根据调查结果,这次安全感调查还呈现一些特点。比如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和50岁至65岁的中老年人安全感相对较高。学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安全感较高,达94%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安全感基本一致也是特点之一,说明重庆市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城市农村一体化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地区发案减半

  袁勤华指出,2015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巩固提升群众安全感、队伍满意度、司法公信力和矛盾化解率为目标,推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有力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

  在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上,重庆坚持落实市、区县、镇街、村社区四级社会矛盾纠纷定期联动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共排查重点矛盾2210件,化解2069件,化解率达93.62%。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4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43%。

  据介绍,为了增强预防打击犯罪实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五张防控网”建设。对全市300个治安重点地区实施挂牌整治,重点地区发案同比下降52.5%,11个重点地区实现“零发案”。2015年,全市“两抢”案件及110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9%、2.38%、4.1%,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研究吸纳群众意见

  袁勤华透露,此次调查也收集到不少群众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加强治安巡逻”“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治安管理”“增设街面治安岗亭”“减少意外事故、加强食品安全、加强交通管理”“增加摄像头、监控器、路灯”“加强法制宣传,提升市民素质”“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鼓励见义勇为”等方面。

  对这些意见建议,袁勤华表示,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将在2016年的政法和平安建设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在新的一年里,全市政法系统将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主要任务,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矛盾化解率、司法公信力、队伍满意度。

  据悉,这次调查是重庆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委托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调查采取国际通用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调查。整个调查历时30天,共拨打了大约60万余个调查电话,成功获取样本46810个。整个调查过程还全程录音,确保了调查的真实、客观、公平、公正。(吴晓锋)

相关报道

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严"关键在"治"

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据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宣部举行十八届六中全会新闻发布会

六中全会讲了什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介绍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情况,并答记者问。

人民时评:烧旺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

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是要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做一个热爱生活的警察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