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安“三大警务升级”夯实为民基础

2016-01-04 08:13  来源:人民公安报

做好便民利民加减法 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 建好隐形安全门

福建“三大警务升级”夯实为民基础

  最新一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福建省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率达94.51%,创近年来新高。遵循福建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惠敏一直强调的“敏锐维稳、主动治安、实力应对”理念,福建省公安机关坚持创新工作思维、推进便民举措、规范执法队伍,才有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管理服务的加减法升级,让措施更加便民利民

  “以往的台胞证每3个月要申请签注一次,每次要150元人民币。签注要排队填表,不仅费时费力还费钱,有时3个月到期了还会忘记。现在有了这张电子台胞证,可以说走就走。”台湾的卢女士每个月至少在海峡两岸往来5次。2015年7月,卢女士领到了福建省第一张卡式台胞证。

  卡式台胞证改革只是近年来福建公安机关推出的多项便民利民举措之一。在与民生关系最密切、各界群众最关注的行政管理服务领域,福建巧妙应用加法与减法,率先试点卡式台胞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改革,试行“台车入闽”、台胞入境免签、为从平潭口岸入境的台湾本岛居民办理5年期台胞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无不体现福建公安机关在便民利民方面的工作力度。

  如果说对台服务新政策和推出居民身份证省内异地换领、互联网自主预约驾考等服务项目是福建公安机关为民添便利的加法,那么转变管理方式,减少群众办事中遇到的麻烦,就是该省公安机关为民服务所做的减法。从努力变“跑马路”为“跑网路”、变“求人帮”为“自己办”,该省公安机关为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大量增加互联网服务项目,开设了一批微信、微博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办事一指通”“进度掌上查”“举报随手拍”“奖金红包付”等新功能,群众办事的“可选菜单”越来越多了。

  机制与监督的并行升级,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

  采访过程中,记者翻开《福建公安派出所民警执法执勤手册(试行)》。大到伤害案件,小到邻里纠纷,执勤手册详细记载着不同类型案(事)件的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打造优秀的执法队伍,保障公平正义,福建公安机关严格规范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

  此外,福建省公安厅还编写了关于接派警、派出所民警执法执勤、侦查犯罪等多种工作手册,出台“集体议案制度”“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等执法规范。在全省公安机关建立完善考评制度和执法质量考评体系,让警种与地方执法质量捆绑考评,以纠正执法偏差,防止冤假错案。

  执法质量单靠严谨的规章制度显然不够,与完善的监督机制互相配合,才能让执法在阳光下运行。福建省公安厅于2014年7月开始运行的执法质量晾晒台,就是运用互联网无死角监督的典型代表。福建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民警告诉记者,执法质量晾晒台定期对全省民警的执法质量进行考评,对操作不当的不合格案件在网上公开晾晒,定期或不定期对典型案例、执法问题等进行点评和提供指导意见。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升级,建立强大的隐形安全门

  “一个地方就像一个家,要看住家护好院,就要有能开能关的安全门。”王惠敏说。建好一扇安全门,成为近年来福建公安工作的重点之一。记者从福建省公安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在关键点建成115个各级公安检查站、554个布控堵截卡点和1621个车辆卡口,组建了遍布各大核心部位的武警、巡特警、地方民警、铁路民警、警辅“五位一体”的联勤队伍,以及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工业园区的专职巡防队。

  除了打造隐形安全门,福建还通过建立特招特录机制,引进100余名狙击、擒拿能手和一批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在所有县(市)区组建不少于6人的网安大队、不少于15人的巡特警反恐大队,并搭建全省统一框架、统一标准的实战应用平台,分级开发信息查询、车辆布控、综合分析、智能串并等应用模型,已在80%的县(市)区建成网综平台,让传统与现代科技融合,共同打造让群众放心的平安环境。(郑明 薛支川)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