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区域特色 提升实战效能
武汉青山:打造立体化防控新格局
青山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北部,下辖11个街道、82个社区、12个行政村,驻有武钢等央企13家,实有人口50余万人。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标准,全力打造适应青山区治安形势的“三大板块”(城乡接合部、企业聚集、居民商业)整体巡控的新格局,实现了资源整合、警情控制、现行抓获“三提升”的业绩。1月至11月,刑事有效警情同比降幅达27%,巡逻抓现行刑拘数增加14.8%。
东部——
建立联勤警务机制 整合资源提效能
青山区东部地区有多处城乡接合部,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管控压力相对较大、警力分布捉襟见肘。青山区分局坚持“效能最大化、资源最优化”的思路,整合巡警、交警、派出所警力,大胆探索多警种联勤巡控模式。
——整合机构力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白玉山警务站、青山检查站、交警大队五中队,挂牌成立东部联勤防控大队;从“两站一队”原有领导班子中挑选6人担任新单位领导,集中使用警力,形成区域优势,实现“多线指挥到统一调度、各自为政到统一管理、分散作业到统一勤务”的转变。根据勤务运转测算警力,从原有3个单位59人减少为54人,剩余力量调剂至属地派出所加强巡控工作。整合后,确保白天30人、夜间20人的常态巡控力量。
——科学编排勤务。东部联勤大队承担巡逻防控、外围封控、交通管理、应急处置等职能,原有110接处警职责交由属地派出所担负,真正实现专警专用。勤务编排上坚持“科学、高效”的理念,白天从事交通管理,实行交、巡警混编执勤,解决了排堵限超无力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夜晚落实重点巡控,投放3个战斗单元,对辖区实现全覆盖、动态化巡控,确保东部地区“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节假日和警情高发等节点时期,设置4个卡点开展盘查,震慑、发现、打击现行违法犯罪。7月份以来,东部地区交通事故、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8.2%和10.9%,巡逻抓现行刑拘人数上升18.5%。特别是7月19日,民警获悉有持刀伤人警情后,1分钟赶到现场,依法使用武器制服犯罪嫌疑人,被群众誉为“正义的枪声”。
——强化保障支撑。青山区分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区城管委的支持,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将原青山检查站改建为东部联勤大队驻地,参照派出所模式建成大队警务指挥室,实现公安网、互联网、视频网、电子卡口“四网”同步接入,配备执法仪数据采集工作站、数字电台及视频会议系统,增配反恐防暴车、92式手枪等装备,实现了提档升级;在武钢厂区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366个、设立治安交通卡口59个,服务武钢经济发展;邀请市、分局警务教官团5次送教上门,确保“交警懂盘查、巡警懂交通、全警会用枪”,以服务实战需要。
中部——
实行联合体制 警企共建加强整治
青山区中部大型企业集中,周边外来人员聚居,盗抢企业物资、盗窃企业职工财物等案件屡禁不绝。2012年后,青山区分局既管厂内,又管厂外,变年度整治为日常整治,常态长效净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今年武钢核减了1000多名保安人员,各二级厂矿几乎成为不设防状态。分局联合武钢保卫部,探索推出“警企联巡”机制,从公安机关和武钢保卫部门分别抽调力量成立联合巡控大队,填补安防空白,加强警企联防。
——夜间巡查。分局从驻武钢刑侦工作站、轧钢所、工业港所抽调8名警力,会同武钢保卫部及二级单位保卫科80名保卫力量,配备车辆8辆,开展夜间巡逻。每天晚上10时至次日6时,由2名民警带领18名保卫力量,携带单警装备,分2组沿巡逻线路对向交叉巡逻,主要道路巡逻车往返巡查,重点易发案部位民警下车步巡,盘问可疑人员、勘查“攀爬、拖物”痕迹。开展联合巡逻后,武钢主厂区刑事案件有效警情同比下降4%,群众普遍反映:“长期伸向武钢的黑手被斩断,也为武钢的安全生产消除了隐患。”
——重点盘查。突出武钢厂区主要进出口、重要道口、易被盗物资储存部位及周边易销赃部位,在夜间重点时段落实2车8人,开展盘查守候,从查身份来历、查随身物品、查来去轨迹入手,发现疑点,捕捉现行。2015年以来,通过盘查共查获各类案件86起,抓获涉案嫌疑人92名,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7月20日,民警在某厂院外设卡盘查时,破获盗窃铜板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追回被盗铜板16片,价值65万元。
——联勤清查。巡控大队与武钢周边5个派出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厂区警情,研判治安形势,联勤联动开展厂区及周边集中清查行动。今年以来,共清查废旧金属收购站点215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收购站点28家次,清查武钢周边出租屋1173家次,查验暂住人口2264人次,处罚违规出租户业主103人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6人。
西部——
实行治安联防 群防群治保一方平安
青山区西部主要是职工居住生活区,企事业单位多、学校医院多、大型商业体多,侵财类案件多发。围绕平安城市创建的工作目标,分局要求每个乡镇组建一支20人以上的专业治安巡逻队,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在西部重点构建综治协调、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民警领巡。以统一管理使用全区919名安保队员为突破口,选调220名优秀安保队员由民警带队,在11条街道开展夜间巡逻防控。安保队员实行“政府出资、街道招录、公安考核、专班检查”的模式。参加夜巡的安保队员每月增发200元全勤奖,并根据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奖励经费由区财政统一保障,并积极为安保队员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提高队员工作积极性。工人村街安保队员董菲获评“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全市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并获奖金3万元。
——机关帮巡。机关室队50名警力集中支援西部6个派出所,每周三晚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行动中分工明确,特警、交警、巡警联合盘查可疑人员、车辆,治安民警“拉网式”清查宾馆、旅店、网吧等重点部位,社区民警入户登记外来人口,形成大兵团作战,加强各警种协作。11月18日,禁毒大队、红钢城派出所联动,现行抓获贩毒嫌疑人3名,收缴毒品“麻果”1.6万颗,刷新了查获“快递运毒”的新纪录。
——站所联巡。白天派出所工作较为繁忙时,工业二路警务站、园林路警务站帮助承担钢都、钢花、冶金、红卫路4个派出所的接处警工作;晚上警情较少,2个警务站及4个派出所的8辆巡逻车,实行动态接警,有警接警、接警移交、无警巡逻,提高群众夜间见警率,震慑犯罪。在动态巡逻过程中,落实群众第一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巡控力量突出巡区内的24家水电油气、95所学校、5家医院等重点部位,与辖区大单位、特别是学校的110名专职保安联动,1月至11月区域医院圈、学校圈、商业圈及周边刑事有效警情同比2014年下降33%。(付志平 但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