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安机关:“组合拳”提升警务保障能力水平

2015-12-18 08:36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全国“210工程”示范单位中,辽宁省公安厅、沈阳市公安局和辽宁省5个县级公安机关、35个基层所队榜上有名;全省公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全部达标;新建基础设施建设168个,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辽宁省公安机关“210工程”建设全速推进,硕果累累。

  近年来,辽宁警务保障部门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大力度推进“210工程”建设:突出顶层设计、突出经费保障、突出项目推进、突出完善机制、突出理顺机构,以“五个突出”筑牢实战根基,塑造警务保障“神经元”,铺设警务保障“高速路”。

  突出顶层设计,基本业务装备配备全部达标

  “我们就是要通过提前做好‘210工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为基层公安机关推动警务保障工作再上台阶争取政策、赢得支持,打破瓶颈、打通关节。”辽宁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主任张大旗如是说。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对警用装备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重点倾斜,在确定“基础建设年”和“警务规范年”两大战略工程时,将“210工程”建设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优先考虑,特别是将其中70个装备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细化到《全省公安机关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中,以省厅文件形式编制下发到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中,并以督导跟进的方式狠抓落实。

  与此同时,为有效破解制约警务装备建设的“瓶颈”问题,省厅机关率先垂范,经过积极争取,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建立起了由警务保障部牵头、相关警种参加的装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工作运行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装备保障的决策效率,得到了各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省厅联合财政部门下发了《县级公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标准》,从而在制度上解决了装备配备规范统一难题。据了解,几年来,全省公安业务装备经费投入持续攀升,全省44个县级公安机关提前半年时间全部实现基本业务装备配备达标,有力助推了公安实战能力的提升。

  突出经费保障,警务保障基石稳固可靠

  早在“210工程”建设启动之初,辽宁省厅党委就敏锐地意识到,经费保障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石,理顺经费保障体制,更是全面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的首要条件,必须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政策支持,狠抓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公安机关的经费问题,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在省厅党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央和省级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的鼎力支持下,辽宁公安机关的办案业务费、业务装备费连年显著提升,县级公安机关本级财政保障的经常性支出大幅增加。尤其在经费保障工作上,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部实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同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此外,在各级公安机关的积极努力下,全省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率、执行率逐年稳步提升,中央财政安排的各项公安专款得到有效执行。

  突出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厅党委明确规定,全省公安机关凡是新建的派出所要统一规划接待区、办案区、工作区、生活区等,小图书室、网络室、食堂等配套设施也要同步跟进。环境好了,心情也顺了,用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万莲派出所民警曹喜忠的话说:“有了这么好的工作条件,我们愿意在基层干一辈子。”

  在项目推进中,辽宁省公安厅紧紧扭住两个关键环节,即狠抓落实的环节和典型引路的环节,使公安基础设施建设走上了“快车道”,有效激发了各级推动“210工程”建设的动力。

  辽宁省公安厅编制下发了《辽宁省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期间,全省公安机关获得中央投资项目108个,开工率达到100%。几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加大投入力度,新建基础设施建设168个,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

  令人欣喜的是,辽宁省厅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融合城建工程与基层派出所建设的新途径,先后总结推广了沈阳将城市派出所建设纳入人大议案、丹东“一把手”协调多方筹措等经验,使各地进一步开拓了思路,公安派出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突出完善机制,应急保障作用明显发挥

  丹东警用应急储备物资仓库主任郭伟说:“仓库坚持应储尽储,准备充分,配送到位,在警务实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4年7月25日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我们及时启动防汛应急保障预案,将349件应急装备物资第一时间运输配送市局巡特警、交警、治安等警种支队和振兴、元宝、振安、经济合作区分局等单位,满足了防汛抢险工作需求,圆满完成了防汛应急保障任务。”

  全省应急保障工作预案、物资调运办法、储备管理规定和储备标准等四项制度,是辽宁省公安厅结合实际先后亮出的4把利刃。在此基础上,省厅积极协调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应急物资共建共享机制,以省应急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安应急物资联动保障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各级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目前,辽宁省公安厅储备的各类应急物资总价值超过1500万元。有备无患,在辽宁省各级公安机关已经形成共识,并转化为积极行动。

  突出理顺机构,保障服务更加精细高效

  辽宁省公安机关在“210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与科学的机构设置、定岗定责密不可分——机构理顺了,人心齐了,工作的干劲也更足了。

  据了解,“210工程”建设启动后,辽宁省公安厅通过广泛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装备财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警务保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全省公安警务保障部门规范工作职能和内设机构指导意见》,对全省各级警务保障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员额、班子建设和民警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按照相关规定逐条进行落实,省厅多次由厅领导带队,深入一线,督导检查落实情况。目前,省公安厅和14个市的警务保障部全部实现了机构升格或主要负责人职级高配,建立了总会计师制度,设立了基建和固定资产等专门机构。

  辽宁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政委杨明山说:“通过理顺机构、定岗定责和加强培训,弘扬‘服务、求实、勤俭、廉洁’的精神,开展‘朱爱民式警务保障好民警’评选活动,全省警务保障系统警令更加通畅,民警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也更为精细高效。”(谭彦叙 董江 赵曙光)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