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安机关:新机制新技术新战法集聚刑事打击效能

2015-12-15 09:14  来源:人民公安报

山东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被盗物品返还活动,切实为群众挽回损失 鲁公轩 摄

  2015年以来,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打击是主业”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以落实“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打击犯罪新机制为抓手,利用新技术、创新技战法,以“打黑恶、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追在逃”系列安民行动为主线,连续组织一系列“短平快”的专项行动,集聚刑事打击新效能,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信息战合成战证据战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珠宝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坚持主业理念,主动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从群众反映最强烈、影响社会治安最突出的刑事犯罪问题入手,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犯罪活动。在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方面,坚持“命案必破”,快速反应,联合攻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全部破获,2015年命案现案破案率达到99.06%,全省有13个市实现命案全破。同时,全力清缴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缉捕各类在逃人员1.58万名。打击侵财犯罪方面,各地突出民意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犯罪活动,加强专业化、规模化打击整治。2015年以来,全省抓获刑事作案人员9.91万人,逮捕4.22万人,打掉侵财犯罪团伙1724个,追回赃款赃物折款1.1亿元。

  互联网时代的奥秘是融合。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毕宝文介绍,山东公安机关以大数据、警务云为依托,全面推进资源整合,重点加强平台建设,省公安厅“山东警务云刑侦专业应用系统”建用结合,突出信息在破案打击中的精确制导作用。各地加大各类信息资源整合融合力度,完善刑侦研判工作日常运转机制和分级管理制度,创新应用战术战法,涌现出济南“多侦联动平台”、潍坊“合成作战平台”等一大批信息化应用突出典型,助推刑侦工作成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主战场”。

  合成作战是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关键。山东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设立合成作战中心,健全完善以侦查需求为导向的合成作战模式,按照“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的原则,联合开展侦查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重点打击与重点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落实案情通报、案件会商、警情发布等制度,实现打击、防范、整治良性互动,不断提高防范工作的动态化、精确化水平。

  打击犯罪,科技是支撑。山东公安机关始终坚持科技强警战略,着力打造智能型、数据型刑侦警务,不断提升打击效能和质量。全面实行“一长四必”制度,现场勘查率达到100%,加快建设应用DNA技术、视频技术、电子数据、微量物证等新兴专业,扎实推进刑事技术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不断提升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办案质量是刑事执法的生命线。各地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紧紧抓住刑事司法程序首要环节,全面推进刑事执法标准化、流程化、要素化、精细化“四化”建设,通过规范案件受理、立案、勘验、侦查、审讯等侦查办案流程,构建刑事执法标准体系。深入开展“命案卷宗评比”和“剖析命案讲教训”等活动,健全完善执法过错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积极探索主办侦查员制度,执法办案质量全面提升。

  打击犯罪新机制催生刑侦工作新业态

  机制建设是确保打击工作常态长效的重要保证。“山东各地在落实‘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打击犯罪新机制上狠下功夫,推动全省刑侦工作转型升级,切实提升打击犯罪能力。”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槐国栋说。

  工作中,全省公安机关坚持系统、战略思维,全力推动资源、技术、手段向侦查破案聚焦,形成“重兵投入、重拳出击、合成作战、合力攻坚”的新机制。各地按照合成作战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开展联合侦查、整合资源、分析研判、案件串并等工作,各警种、部门捆绑作战,提高合成作战效能。2016年6月底前,山东省、市、县三级刑侦部门将建立完善专业队伍,紧紧围绕实战需求,规范刑事侦查工作流程,深入研究创新战术、战法,不断提高研判水平。

  目前,刑事技术、信息技术和视频技术已经成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撬动刑侦工作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地以生物物证、微量物证、电子物证为重点,以“一长四必”、资质认定和等级评定为抓手,建立专业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手段先进、优势互补的刑事技术体系。现场勘查工作实行“一长四必”制度,不断完善“专职技术员现场统勘”、“分级分类现场勘查”等现场勘查模式,按照每名技术员每年勘查80到100起现场的标准增配人员,2018年全部配足配强。

  山东公安坚持全局谋划、全面统筹、全程支撑、全警应用,全力建设“山东警务云刑侦专业应用系统”,进一步整合所有刑侦业务系统,不断完善信息采集、查询、研判、协作、管理、指挥等应用功能,全面满足各项侦查业务的实战需求。按照公安部要求,2016年底,省级刑侦专业应用系统将建成运行,并完成与部级系统对接,提供指纹、DNA、鞋印、人像等直接查询服务。

  建设“山东警务云视频侦查系统”,成立视频侦查专业队伍,提高视频侦查技术向实际战斗力转化。通过建设“山东警务云视频侦查系统”逐步实现全省视频资源统一共享、涉案视频资料统一储存、视频侦查功能统一使用,为侦查破案提供强大的查询比对、实时监控、诉讼取证等服务。

  快破大案、多破小案、准确办案、控制发案是公安机关战斗力强的重要体现。山东按照“分类侦查、快侦快破严密防范”的工作思路,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其中,济南、青岛、潍坊等地把严重暴力犯罪作为主攻方向,严格落实大要案件市县公安局长到现场和合成作战机制,提高指挥、布控、抓捕、取证效率,快速侦破,消除影响。德州、滨州、泰安等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健全完善“源头防范、规模研判、集约打击”的小案侦防体系,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聊城、菏泽等地突出专业打击,建立盗窃、“两抢”、电信诈骗等为重点的专业队伍,“以专业打职业”,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益。

  五项保障蓄积刑事打击新能量

  保障蓄积力量。山东公安机关在基础、警力、物质、组织、改革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保障刑侦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业务是刑侦工作永恒的主题,是主动进攻、精确打击的有力手段。各地依托大数据信息平台,坚持人力与科技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的新方法,切实提高犯罪发现能力和侦破能力。

  为确保刑侦力量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山东全面实施“人才强侦”工程,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刑侦、刑事技术专家队伍。发挥专家人才的尖刀作用,进一步完善疑难案件会诊、跨区域调用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同时,全面加强业务培训,省公安厅制定了全省刑侦民警培训计划,把现场勘查、信息化应用、打击电信诈骗、DNA检验等作为重点,通过业务培训、蹲点靠案、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刑侦民警业务素质。

  按照“优质保障、按需保障”的工作思路,山东公安机关加大刑侦办案和技术建设经费支持力度,为刑侦部门保留、配备一批车况好、性能优的执法执勤、特种专业技术等车辆,确保发生警情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经常听取刑侦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刑侦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各地在评先树优、干部任用等方面向刑侦部门倾斜,切实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增强刑侦民警荣誉感、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

  刑侦改革是公安改革的重头戏。山东各地以改革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增强合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打击任务较重的市、县公安机关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实行大部门、大警种制,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邹平、广饶等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通过实行侦查警种合署办公等形式,最大限度整合调配侦查力量、办案手段和信息资源。(王志波 魏传亮 王涛)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