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5年前11个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河北省保定市盗窃、抢劫、抢夺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32%、41%和49%,群众满意度上升了23个百分点。这三降一升,是保定市公安局党委在以职业认同、职业素养、职业保障和职业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化队伍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佐证。
直面队伍问题,职业化建设提升民警综合素质
2011年4月,刚刚到任的保定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潘静苏在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发现,个别民警着装不规范、座次不整齐、精神状态不饱满。对此,他指出:“会风看似小问题,实际反映大问题。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改起,全面抓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由此,一场职业化警队建设全面铺开。
为将职业化建设落到实处,保定市公安局党委提出“学习培训、基层基础、打击整治、平安平稳、和谐警营”5组关键词,引领保定公安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保定市公安局党委采取集中训练与常态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职业化警队建设“春训”活动。保定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当前公安工作需要,对全体民警开展基本体能、基本技能和擒敌拳训练,对手铐、警棍、催泪喷射器等单警装备设置专门课时进行训练,全面提高民警的基本素质。针对巡警、特警在反恐处突、巡逻布控、搜查抓捕中的实战需要,突出巡逻防控、反恐战术、处突技能、防暴装备使用等内容,单独设置科目进行系统授课;针对交警的日常执法、警种联动等需要,开展交警指挥操、路面封控、查缉战术以及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等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培训,并为全体交警统一增训转轮手枪的使用,全面提升单兵作战能力。
2015年5月20日,河北省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春训”比武在保定举行。保定市公安局代表队的比武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多项团体比赛项目获得第一名,多人在单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完善警务机制,指导职业化队伍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近年来,保定市公安局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了根据战时、调整、常态3种状态科学用警的警务运行机制。战时机制,即在重大安保任务、打击整治行动关键时期,实行战时领导、战时纪律、战时保障,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民警同吃同住同战斗,在一线解决问题、开展工作。调整机制,即在战时状态结束后,市公安局党委统筹安排,组织参战民警轮流调整,缓解民警身心压力。常态机制,即在战时与调整状态以外,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计划,梯次推进,常态运行。对公安队伍实行科学管理,有效提升了警力效能,推动全市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取得成绩。
2013年,保定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秋收100”严打行动。近3年来,先后打掉了35个把持基层政权团伙、331个破坏发展环境的黑恶痞霸势力,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000余名,奠定了全市发展环境稳定的基石,推动项目落地更加顺利,招商引资的政务环境更加优化。
同时,该局向涉危爆物品违法犯罪活动发起猛烈攻势,2012年以来,共破获涉爆案件628起,刑事拘留涉爆犯罪嫌疑人1018名,打掉涉爆犯罪团伙75个,端掉涉及北京、山西等7个省市的93个非法制贩危爆物品窝点,缴获炸药145.6吨、雷管182万枚,均占全省缴获量的80%以上。
做好从优待警,进一步助推职业化建设
此外,2011年以来,保定市公安局党委明确提出了“以爱警助推爱民”的工作理念,提倡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不断强化从优待警工作,打造和谐警营,凝聚队伍合力。
市局和各分县局均成立了从优待警委员会,委员会定期收集民警心声,集中讨论、督办解决民警反映的问题。近3年来,委员会先后为民警办实事670余件,在政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爱护民警。
同时,保定市公安机关在市区和各县城区确定定点医院,协调设立民警伤病救治“绿色通道”。民警还可自主选择体检项目,进一步增强了体检就诊的针对性。建立困难民警帮扶机制,市局领导定期走访慰问;建立民警维权联动机制,依法处理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问题,及时慰问抚恤受侵害民警,极大地鼓舞了队伍士气,增强了民警职业认同感。(张建林 谌璐 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