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公安改革警务机制增加一线警力

2015-11-30 09:55  来源:人民公安报

  2015年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牢固树立民意主导警务理念,紧扣“法治公安、民生警务”主题,采取“机关警力‘缩水’、一线警力‘放大’”等措施,全力推进公安改革试点工作。他们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加强警务工作站建设创新巡防机制总体方案》,将城区巡防机制改革、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列入全市公安机关“12项重点工作任务”,城区巡防机制改革同时被列入“全市创新社会管理十件实事”,将公安改革上升为“党政重点工程”。

  目前,榆林市投入1980余万元用于城区巡防机制和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工作,改革后基层新增警力628名,城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榆林城区市民群众纷纷说:“能经常看到民警,心里就踏实许多。街上巡逻警察多了,贼娃子自然就少了。”

  设立“警务工作站”提高街面见警率

  基层改革怎么改?街面防范怎么抓?

  榆林市公安局在榆阳分局、榆横分局试点推行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的城区巡防机制改革,在城区案件多发区域、交通要道交汇处、重点繁华地段、党政要害部门等场所设立警务工作站。警务工作站承担原来由派出所和巡警队承担的治安管理、报警求助、街面巡逻等职责,增强巡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提高街面见警率,降低城区发案率,优化城区治安环境。

  截至目前,榆林已在城区建成33个警务工作站,投入运行18个。警务工作站运行以来,警方盘查可疑车辆1.5万余辆、可疑人员4.9万余人,疏导交通3000余次,现场调处纠纷200余起,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25名,辖区发案数同比下降21.3%。

  推行“三队一室”提升民警工作效能

  一线警务工作如何抓?民警工作效能怎样体现?

  榆林市公安局在横山县公安局、神木县公安局试点推行“三队一室”警务模式,即在派出所成立案件办理队、巡逻防控队、基层基础队和综合内勤室:案件办理队负责侦办派出所管辖的治安、刑事案件;巡逻防控队负责重点区域、易发案部位的治安巡逻;基层基础队负责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和进行日常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履行社区民警“五项职责”;综合内勤室负责警情信息研判及各类报表、数据的统计上报等工作,贴近市民群众服务民生。

  新的警务模式有效整合了派出所警力,明确了工作职责,便于充分发挥每个民警的工作效能,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三队一室”民警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80余起,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8.5%,群众投诉率下降21%。

  试点推行“三警合一”合署办公

  农村道路怎样管?派出所职能作用怎样发挥?

  榆林市公安局在清涧县公安局试点推行“三警合一”警务模式:实行派出所、交警、检查站民警“合署办公”,由派出所民警管片、交警管线、公安检查站民警管点。

  同时,在治安巡逻、执法执勤、专项整治等工作中发挥“三警合一”的聚合力作用,有效缓解警力不足和民警超负荷工作的问题,加强对违法犯罪打击和震慑力度,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截至目前,“三警合一”共处置各类警情170起,处置突发性交通事故18起,集中清查盘查3次,进行安全宣传6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余份,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阮仕喜 张建文 田建发)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