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办案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黑龙江齐齐哈尔:科技强检推进司法办案规范发展
“目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共建成17个视频接访室,通过应用检察信息技术进行控申接待,全程录像能够随时调阅观看,不仅对规范信访接待具有促进作用,还拓宽了群众反映诉求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坤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检察工作质效增长的重要保障,坚持“信息、方法、专业”相统一,为打击腐败提供信息化、数字化保障;注重检察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为检察工作管理科学、运转高效、规范有序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三个中心”:基础建设保障办案质效
有多份涉嫌套取补偿款的“合同文书”,如何鉴定真伪?2015年5月,龙江县检察院发现该县杏山镇新农村村委会主任苏某有重大贪污犯罪嫌疑。侦查人员锁定了多份涉嫌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款的合同文书后,向齐齐哈尔市检察院技术处申请开展笔迹鉴定。鉴定人员通过大量的样本采集、样本来源固定和检材提取等工作,最终认定其中一份承包合同的文字笔迹与苏某笔迹吻合,凭借这份证据,检察机关成功侦破了苏某利用职务之便伪造虚假土地承包合同、虚构退耕还林事实、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款9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据悉,齐齐哈尔市检察院目前已完善了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案管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建设。其中,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配备信息化装备70余款300余台,通过数据连接可实现与多家单位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的互联共享;案管中心配齐了案件公开查询、安全管理监控等技术装备,对该市两级检察院受理的全部案件实行动态监督和流程监控;司法鉴定实验室经最高检授权,鉴定门类增加到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文检、电子证据及司法会计五种,全市检察机关已有具备司法鉴定资质人员18人。
2015年1月至10月,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共通过技术应用办结案件352件,其中技术协助265件,检验鉴定33件,文证审查54件;出具证据材料102件,其中检验报告23件,鉴定书25件;文证审查意见书53份,提供视听资料1份。
“三十平台”:技术应用提升业务能力
2015年4月,拜泉县村民刘某针对集体资金被村委会主任挪用一事到该县检察院举报中心举报。因此案涉嫌挪用资金罪,按照法律规定属公安机关管辖,但听到接待人员的回复后,刘某不服,想到齐齐哈尔市检察院上访。为了消除刘某的疑虑,并考虑到当地距该市检察院200余公里,拜泉县检察院决定让刘某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表达诉求。随后,刘某与该市检察院控申处处长“面对面”交流,提出了心里的疑问。听了耐心细致、有理有据的答复后,刘某表示自己的疑惑解开了,会依照检察官的建议去公安机关报案。
远程视频接访只是该市检察机关“三十平台”建设中的一个基础。该院搭建“互联网十检察工作”平台,建设检察服务大厅、检务公开大厅、案件管理大厅和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推进“阳光检察”;搭建“系统管理十检察工作”平台,建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推进侦查指挥、远程取证、智能鉴定等业务的创新;搭建“业务应用十检察工作”平台,应用多媒体示证和远程提讯系统提升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工作质效,通过使用互联网举报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促进控申工作规范化。
目前,依托“三十平台”,视频直播会议、远程提讯、侦查监控指挥等工作已在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得到“全方位”的效能保障,该市检察机关坚持的案前技术精细化前置、案中技术精准化配合、案后技术精密化整理也为司法办案提供了“全程”信息化服务。
“科技三训”: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组织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90余名干警参加侦查技能培训,依托侦查专业院校提升一线侦查人员的能力和实战水平;针对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应用,对全市业务部门干警284人进行训练,提升整体工作规范性……
为加强技术人才培育,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协调增补人员,促进基层院技术部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通过专录专用、储备培训推进技术人员队伍壮大。同时,该市检察机关通过“科技三训”模式,针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信息化应用需求,采取标准差异式单人训练、模块组合式单元训练和信息融合式要素训练,组织干警学习正确使用电子数据恢复、话单分析、侦查指挥等先进的侦查装备,促进检察队伍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依托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优异成果。通过创新研发职务犯罪预警研判管理系统软件推进职务犯罪“深度”预防,2014年,《齐齐哈尔市检察院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得到该市市委肯定;2015年10月,齐齐哈尔市检察院和下辖的富拉尔基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示范院”。(史绍丹 王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