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法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2015-11-16 08:31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与群众说得上话交得上心

  山东枣庄法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纪实

  “没想到一晌午的工夫,法庭就把事情给办利索了。”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税郭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相邻权纠纷后,村民刘老汉对法庭巡回审判化解矛盾的做法赞不绝口,“既解决了俺的烦心事,也少跑了一些冤枉路,太方便了!”

  刘老汉的这起案件,是枣庄市各人民法庭公正便捷解决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枣庄法院不断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健全便民诉讼网络,进村入户化解纠纷,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2011年以来,枣庄市各人民法庭审结案件69947件,占同期基层法院结案数的40.1%,服判息诉率达到了99.5%;4个法庭受到国家级表彰,被授予“全国法院系统指导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人民法庭”等称号,10个法庭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全天随时待命办案

  “喂,是法官吗?我想立个案……”“喂,董庭长,我那个案子进展得怎么样了?”自2014年10月份滕州市人民法院姜屯人民法庭在法庭门口安装“诉讼一键通”后,辖区内的群众可随时连通法庭庭长及其他人员的电话。

  姜屯法庭庭长董长华说:“以前是8小时办案,现在是24小时办案了。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却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的父老乡亲。”

  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枣庄法院在原有24个人民法庭的基础上,在地域广、人口多的乡镇又增设了3个人民法庭,另有3个人民法庭正在筹建之中。同时,在人民法庭周边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巡回审判点,并让所有人民陪审员协助法庭联络周围群众,构建了以法庭为中心,法官工作室或便民服务站、巡回审判点、联络员为辅的“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网络,群众不出村居社区就能得到法庭的司法服务。

  枣庄法院还把“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向人民法庭延伸推广,在法庭设立了诉讼服务大厅,安装了信息触摸屏,为当事人提供引导诉讼、诉前调解、材料转交、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针对农村群众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的实际,积极开展夜间开庭、夜间送达等错时服务。同时,公布了法庭立案、投诉电话,开通了法庭微博、微信,印制、发放了2万多份法庭便民联系卡。

  “现在到法庭打官司可方便了,拿起电话随时随地就能咨询法律问题。”滕州市姜屯镇洪西村村民方莉说,“法院等于把24小时都上班的法庭设在了俺们农村。”

  进村入户化解纠纷

  “人老不中用,又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睁眼瞎’,闺女不养我老,自己心里有气,想打官司又怕麻烦。通过法院耐心调解,孩子认了错,我的气也顺了,多亏了西集法庭的好法官!”前不久,汪老太到山亭区人民法院西集人民法庭领取调解协议时激动地说。

  汪某系方老汉、汪老太夫妇的养女,婚后在养父母的授意下,与生身父母认了亲。但此后,汪某断绝了与养父母的来往,就连养父方老汉生病住院期间亦不去看望。汪老太、方老汉遂诉至西集法庭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承办该案的西集法庭法官李明在送达诉讼文书时了解到,解除收养关系并非汪老太、方老汉的真实意图,他们只不过是对汪某的行为感到气愤而已;汪某也有悔意,但又觉得被父母告,面子上过不去。知悉这一情况后,李明劝说汪某多到养父母家去探望,并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庭受理的案件多是一些家庭邻里纠纷,闹到最后,双方都下不了台,需要法官搭梯子、做台阶。”李明说,“进村入户是最好的办法。”

  枣庄市各法庭始终坚守化解矛盾一线,注重从实质上解决纠纷,努力通过直接送达、深入基层等方式,准确把握案件的“病灶”,并有针对性做好工作;在立案、开庭、接待当事人、裁判文书撰写等环节,讲好案件的事理、法理、情理;扎实做好诉讼调解、辨法析理、服判息诉等工作。2011年以来,枣庄市各法庭审结的案件调解率达到了65.6%,服判息诉率达到了99.5%,且审结的案件无一上访、缠诉或因处理不当造成矛盾激化。

  “墩苗施肥”激发活力

  薛城区人民法院选调生孙忠鹏2004年大学毕业后,长期扎根基层法庭,取得审判资格后,每年办案数量过百件,于2010年被提拔为该院沙沟人民法庭副庭长。2013年初,组织又解决了孙忠鹏副科级职级,他成为该院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谈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孙忠鹏说:“刚到法庭时,自己满口法言法语,群众听不懂,也不理我的茬儿,自己感觉不大适应基层工作。通过庭长的传、帮、带,才慢慢地被群众接受了。”

  “人民法庭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纠纷,要想处理好案件,必须得与群众说得上话、交得上心。”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惠从冰说,“在法庭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提高法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

  枣庄法院通过走访基层群众、岗位练兵、法制宣传等,努力提高法庭法官熟悉社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把一些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法庭锻炼,并指派一些基层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对其进行结对帮教,传授乡土民情、民间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造就了全国优秀法官、薛城法院邹坞人民法庭原庭长褚夫课等诸多先进典型,法庭干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110人次。

  枣庄中院政治部主任吴家金介绍说,枣庄法院还将进一步加强法庭干警的职业保障。枣庄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意见》,就落实法庭干警科级职级待遇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2015年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表彰奖励、干部提拔、解决职级时优先考虑法庭干警。

  据了解,枣庄法院27名法庭庭长中,正科级6名,副科级15名,占法庭庭长总数的77.8%。2012年以来,枣庄市基层法院领导班子调整中,被提拔人员均有法庭工作经历,许多同志直接从法庭庭长岗位进入了领导班子。

  “全市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身处一线、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自身建设,高效便捷地解决纠纷,在维护基层稳定、推动依法治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枣庄市委副书记梁宪廷这样评价枣庄法院人民法庭工作。(高键 周永恒)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