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严规范 打造新常态
黑龙江:靠制度让规范司法成为干警行动自觉
“告知送达时间空缺,请退回重填”“请把检察院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附后”……隆冬初至,黑龙江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处的韩焱在案管大厅有条不紊操作着民行标准化卷宗模板,而经她评查合格的案卷才能归档保管。这种严审细查的规范行为在该省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常态。
如何杜绝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紧时一阵风,过后又放松?“我们要把规范司法行为变成一种新常态,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从制度层面渗透到每名干警思想中,成为行动的方式和指南。”在刚刚举行的全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规范司法行为复查、“挑刺”会上,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徐明如是说。
质效落实新常态
“虎林市检察院不批捕的宋连举盗窃案,对公安机关未按规定的时间执行未予监督”“富锦市检察院办理的袁发受贿案,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未通知公安机关执行”……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务督察处每周一期的督察通报,使该省各级院的不规范行为无处可逃。
“督察不留死角,通报不留情面,整改落实有迹”,这是一名被通报的干警在局域网“检务督察”平台上的留言。
据了解,自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检察院先后抽调6个督察组,对全省16个分市院、96个基层院近两年所办理的案件情况进行了督察。以最高检《重点问题排查表》为指引,共查找司法不规范问题73类,梳理涉及司法不规范案件2141件2488人,并对典型案件严剖细析,见人见事见案件,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不等不拖,即行即改,及时制定规范性文件及工作规程,求得全方位整改获实效。侦查监督部门强化对下指导,制定规范化办案模板,为具体执法办案提供了依循的范本;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加大涉案款物跟踪管理,从扣押登记、过程交接、收返问效等环节建立明晰责任制度,确保款物保管衔接顺畅,去向有迹可循;民行部门进一步畅通律师投诉机制,强化检察人员保障律师权利意识,促进律师接待规范化。
检务公开新常态
“第一次感受到庭审现场氛围,诉辩双方唇枪舌剑更显法律尊严和不容侵犯。这种零距离公开监督的方式,让我们有了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漠河县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王敏在参与张某贪污案庭审后深有感触。
“敢于公开,善于公开,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反馈系统,勇于把办案活动晾晒在阳光下,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中提升执法水平,树立龙江检察新形象。”在黑龙江省检察院党组专题研究最高检督导组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意见时,徐明提出了以上的要求。
为构建更加规范、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检务公开模式,该省检察机关将检务公开与推进案件管理工作、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互联网十检察”,注重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对接,随时发布检察工作动态、司法办案情况和重要案件信息,有效提高了检务公开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全省检察机关还都相继开通了“两微一端”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检务公开由“网上公开”向“掌上公开”的新拓展。
截至目前,该省检察机关已发布重要案件信息6968件,导出程序性信息55592件,公开法律文书13152件,各级检察机关发布专项整治工作信息623篇。
机制匡行新常态
“规范司法行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对一些‘顽症’的治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韧性根治。”徐明要求,治理不规范行为,要一抓到底,坚持不懈,防止反弹,要把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突出起来。
为努力实现两个“告别”,即告别不规范的司法行为和告别司法行为不规范的人,大庆市检察院为全省检察机关出了一条经验之路。该院坚持以办案责任体系为牵动,扭住督办落实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全员性、多角度、精细深的对照检查工作,从干警、战线、领导、信息化等层面展开的立体化全方位“六查”模式,集中攻克司法不规范“顽症”。同时,为了确保评查效果,该院还从司法办案、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案件管理、检务督察6个方面入手,形成“六类通报”机制。2015年以来,该院已通报不规范部门45个,督察自侦案件103件、刑检案件231件,并将问题落实到人,最大化保证规范司法的常态效果。
全省各级院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继省检察院制定《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十要十不准》《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个工作规程后,鹤岗市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四类法律文书规范管理实施办法》,七台河市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了《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试行)》,齐齐哈尔市检察院编发《人民检察礼仪导论》,指导干警加强职业道德、责任、纪律、技能等方面的自我修养。
素质提升新常态
“无论是查摆还是整改,只能是阶段性与突击性的。作为一种优秀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从行为、制度、管理、文化等层面去引导、培植。”黑龙江省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郁娓娓道来。
———走出去学,用视野的开阔来促进行为的改观。11月初,该院组织各市(分)院政治部主任、干部科(处)长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务学习。聘请知名法学教授、检察业务专家讲授规范司法行为、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知识。
———请进来讲,用理念的更新来影响行为的规范。全省各级检察机关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务人才走进检察机关,做客检察大讲堂。庭审礼仪、犯罪心理、侦查技巧……比学、赶超的风尚在各级检察机关得以弘扬。
———坐下来谈,用思想的交锋来纠正行为的偏差。从“如果我是当事人”的角色互换的演讲到“你有想法就来提”的检律关系的破解,从“非法证据是这样排除的”到“礼仪规范无小事”的研讨,各级检察院都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所发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辩式学习。
———文化上补,用素养的培植来增强行为的自觉。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爱国、求实、创业、奉献和“三老四严”传统承接起来;在一望无垠的垦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北大荒精神深深植入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补足干警精神之钙,使规范行为与检察文化活动相得益彰,达到了教育无痕,熏陶有成的效果。(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