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平在重庆法院调研时强调
抓住司法改革历史机遇推进人民法庭改革工作科学发展
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的陪同下,视察了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第五人民法庭和沙坪坝区人民法院陈家桥人民法庭,着重考察了两个法庭的立案窗口、审判庭、调解庭以及司法改革、司法便民、信息化建设、后勤保障等情况。随后视察了沙坪坝区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并在该院就司法改革及人民法庭改革建设情况与部分中基层法院代表进行座谈。
李少平对重庆法院的司法改革、人民法庭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重庆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司法改革历史机遇,着力加强便民诉讼网络建设,扎实开展“民生法庭”创建活动,积极推动人民法庭法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为民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了显著效果。
李少平认为,当前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根据中央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司法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正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坚定改革信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进取、扎实细致、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李少平强调,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特别是县(区)域治理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人民法庭要立足于审判职能,牢牢抓住司法改革历史契机,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司法改革“试验田”作用,探索研究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司法公开等改革措施的推进路径,及时总结,提炼经验;要全面深化司法公开,推进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平台。
李少平指出,重庆法院推进人民法庭改革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已经获得中央有关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肯定,希望能再接再厉,扎实有效推进人民法庭改革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国法院法庭改革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危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