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呆板、形式单一、效果不好的难题,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局着力构建起“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和新媒体技术,将警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智能化、贴心化,不断优化工作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民警的心坎上。
“键对键”:新媒体助力,激活工作载体
“再也不用花大力气去查阅纸质资料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微信平台就能及时了解事关民警切身利益的福利待遇、慰问维权、晋级晋衔等方面的政策,真的太方便了。”荆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孙炫每天都会打开“思想政治工作”微信公众号,点点手机、滑动下手指,当天的警务要闻、政治理论、高层吹风、涉警政策、健康知识等内容跃入眼帘。
良好的载体是助推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的重要途径。2015年以来,荆门市公安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信箱、QQ等新媒体,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跟帖引导、微话题讨论等形式,开展各种交流、讨论,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2015年5月,荆门市公安机关建成局、分局、队三级思想政治工作微信群53个,收集各种意见建议230多条,为民警解答各类政策、问题150余件。
长跑爱好者组成“奔跑群”、摄影爱好者组成“记录者群”、骨干通讯员组成“快拍群”、热心民警组成“团购惠警群”……荆门市公安局将思想政治工作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24小时,民警通过微信群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面对面”:巧打活动牌,提升工作效能
2013年,荆门市公安局开通了“主任夜话”和“主任信箱”,每周一晚上的“主任夜话”时间,政治部主任胡立刚守候在办公室,民警可以通过当面、电话和“主任信箱”3种渠道反映问题。近3年来,他已接到上千次咨询,内容涵盖民警工作、待遇、生活等各个方面。“民警日常工作压力大,有时需要倾诉。”谈起思想政治工作,胡立刚说得非常实在,“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贴近警心,温暖警心。”
2015年年初,荆门市公安局被确定为湖北省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示范点。他们以此为契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部署开展了“进民警门、知民警情、暖民警心”等活动。全市政工干部走进民警家庭开展走访慰问、谈心谈话,与有问题、有困难的民警结对帮扶,并通过新媒体进行实时登记、报告、督办。
2015年5月,东宝分局泉口派出所所长贾红星在走访患病民警龙生成时,得知他需再次前往武汉治疗,便在全所发起了一次爱心募捐活动。民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龙生成捐款7300元。2015年8月,钟祥市公安局青年民警刘杰结婚之后,政工室主任任文清专程到他老家石首走访,了解到他的妻子在石首市某银行工作,希望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几个月来,任文清多方奔走,与省、市、县银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刘杰夫妇非常感动。刘杰说:“之前我还想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到其他部门,现在我要安心扎根钟祥公安了。”
政工干部走进民警家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广泛邀请民警家属进警营,了解“另一半”的工作状态。掇刀分局麻城派出所副所长李根的妻子到派出所实地了解之后,感慨地说:“以前李根回家总说工作累,往沙发上一躺就睡着了,我一直想不通。今天我算是弄明白了,派出所民警太辛苦了,我要多体谅他,理解他。”
政治工作不再是“雾里看花”,也不再是枯燥说教。网络搭台,政工干部借势发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激发工作动力、提升队伍素质、提升队伍士气的功能,助推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开展。荆门公安队伍中涌现出了“二级英模”廖承枫、“全国先进工作者”李白杨、“一等功臣”马功儒、杨兆勤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王昕 周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