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中里下河平原腹地的江苏省泰州市,因水草丰美、人文荟萃,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在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现代特色产业名城的同时,将平安、法治相互融合放在了党委政府工作的核心位置,努力争创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社会治理样板区。
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爱萍介绍说,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泰州市按照中央、省委以及省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政法维稳的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公正司法和法治惠民措施,市县政法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泰州市是江苏平安创建工作的“老先进”。2014年该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绩效荣获全省第一,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平安市,实现了先进市“四连冠”、平安市“九连冠”的佳绩,下辖的各市(区)全部获评全省平安市(区),其中刑事案件发案率在全省最低基础上同比下降4%,万人八类案件发案率全省最低,群众安全感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矛盾纠纷调解绩效全省第一。
2015年4月,泰州市瞄准政法工作新起点、新要求,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平安法治泰州建设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要求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进法治建设系统化、平安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科学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的“四化融合”,构建治理领域全方位、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功能广覆盖、治理空间无缝隙的立体治理格局,走出具有泰州特色的平安法治建设之路,真正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其中,还具体提出实现“三下降、三提升、三领先”的工作目标,即万人八类刑事案件发案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进京去省上访量进一步下降;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政法队伍满意率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保持全省领先,在法治建设方面确立了“打造一个先导区、实现五个位居前列”的目标定位,即争创全省法治建设先导区,力求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廉洁司法、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宣传教育等水平和法治创建绩效位居全省前列。
据了解,泰州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中始终将政法综治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政法委和政法委员制,配齐配强政法委书记,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乡级政法委员,形成了市县乡村三级政法委、四级综治办“一轴多层”政法组织架构。泰州市在建设乡镇政法综治中心,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三级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中的经验获得江苏省委政法委的肯定和推广。
泰州市在全省率先通过了地级市法治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制度(修订)等重要文件。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侍鹏专门批示,以站位高、思路宽、措施实、力度大,肯定了泰州市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的做法。泰州市还组织四套班子成员以及政府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法院观摩庭审,对法治工作形成切身感受。此外,还在全省率先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在全国率先规范诉讼失信标准,建立了网上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感受到“两年行动计划”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
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实施方案》,推出“法治大讲堂”活动,着力构建法治宣传教育“集团化作战”新格局,受到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肯定,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48家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举办了28期“法治大讲堂”活动。市委书记蓝绍敏评价说,要让泰州每个执法部门通过“法治大讲堂”宣讲部门法律,既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受到法治教育,也促使执法部门更加规范文明执法,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切实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该市还对社会治理服务三级平台建设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在功能配置上,设置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核心层由政法部门组成,紧密层由综治委各专门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和主要职能部门组成,拓展层由相关民生服务部门组成,围绕群众需求,提供窗口服务,对群众诉求做到“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办结。在乡镇一级平台实行平安法治联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信息资源联通、社会管理联抓、民生服务联动,建成了平安法治上情下达的中枢,推动了村级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该市还把法治惠民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安民工程,法治城市、法治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先进单位等各层面法治创建全面推开,下辖的高港区、海陵区、靖江市、兴化市获评全省法治创建先进(示范)市(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总数位居全省前列。仅2014年全市政法机关共有85个集体、107名干警受到省级以上表彰。通过公正廉洁执法,2014年全市政法机关共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25.4亿元,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率达94.1%。(丁国锋 朱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