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2015-10-19 09:17  来源:人民日报

  问:中国要求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协助遣返逃往海外的贪腐嫌疑人。一些国家抱怨中国不愿提供通过司法程序办理驱逐令所需要的证据。在推动遣返嫌疑人问题上,中国将如何改进同其他国家的合作?

  答:中国司法机关在进行反腐败国际合作时,对具体案件都应该提供确凿证据。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无论是在国内惩治腐败,还是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都依法办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对任何国家来说,腐败都是民众最痛恨的现象。中国开展这方面的国际合作,是要将逃往境外的腐败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绳之以法。中英两国在共同打击腐败犯罪方面保持着良好合作。双方已经缔结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为合作打击腐败犯罪奠定了法律基础。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中国人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些罪行确凿的腐败犯罪分子可以在一些国家逍遥法外,以各种借口逃避法律惩处。由于各国在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需要解决一些法律技术性问题。这需要有关各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反腐败机构和执法机构在个案调查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合作。相信只要有打击腐败的政治意愿,反腐败国际合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多成果。

  问:中国经济规模和全球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决策者都越来越需要了解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中国政府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然而过去几个月里,中国经济形势似乎在恶化。许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这个目标不太可能实现,这引发了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的巨大担忧。您觉得7%的目标能实现吗?中国政府下一步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经济增速过缓?如何保持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答: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是在经济总量10万多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带来的增量比前几年两位数增长还要多。

  中国同国际市场密切关联,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发展有让我们担忧的问题,我们正在抓紧加以解决。我们也担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这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利。

  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认为,“挑战—应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国正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倚重消费拉动。中国利用外商投资政策不会变,我们会健全商业法治,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中国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拉动中国同世界经济共同增长。

  面对近期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形势变化,我们陆续出台降准降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目前,市场风险得到相当程度释放,内在稳定性增强。下一步,中国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培育公开透明和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管理,稳定市场预期,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陈叶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