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共同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

2015-10-19 09:17  来源:人民日报

  问: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无论是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还是今后通过实现“伦沪通”,伦敦希望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您认为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伦敦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改革开放37年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进展显著。中国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适应金融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经济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泵站。加强同伦敦的金融合作,肯定是互利双赢的选项。中英两国金融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潜力大,走在各领域合作前列。近年来,两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英国成为亚洲以外首个获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的国家、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主要发达国家。这是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

  伦敦早在2012年就正式启动了“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经过几年发展,伦敦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币交易中心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之一。2014年,伦敦的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43%,人民币存款规模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37%。

  只要条件具备,中国愿意积极考虑加强两国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伦敦可以发挥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中国金融市场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问:中国企业可能参与英格兰西南部核电站建设。中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支持中国企业在诸如高铁和核电等领域拓展海外市场。未来10年,您希望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您认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会遇到哪些阻力?是否会导致新的贸易摩擦?中国政府采取国家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拓展,对其他市场主体是否公平?是否符合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

  答: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这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的事情,也是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进行的事情。世界各大企业都走这条路。

  中国企业发展得益于世界经济,应该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高铁、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好,符合很多国家需求和承接能力。中国愿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较优势衔接起来,实现联动发展。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是中英法三方合作的产物,希望三国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造福英国人民。

  对外投资遇到一些摩擦属于正常的营商范畴。任何企业只要开展经营活动,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商言商,不能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带着偏见看待中国企业。企业发展当然要竞争,没有人会把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我们希望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而不要设置一些非经济、非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同世界上老牌的大公司对比,中国企业走出去还缺乏经验,在适应各国法律制度、技术标准、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当地文化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会学到很多,会越做越好。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但强调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中国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争取和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公平的制度框架。这是各国政府都会做的事,而且西方国家做得比我们好。即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对企业发展都会有形式多样的支持措施,不能简单把这些都看成是国家补贴。中国和西方国家体制不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往往承担了大量社会职能,难以用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计算。

  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持续增长,有关机构测算将超过1.25万亿美元,这将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宝贵机遇。两国企业还可以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的三方合作,把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结合起来,共享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陈叶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