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积极推动以警网、民网、天网、E网为内容的“四网”建设,着力完善“动静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5年以来,未央分局辖区刑事接报警总量、“两抢”发案量、入室盗窃发案量同比分别下降29.6%、65.2%和28.9%,公众安全感达91.9%,在西安市城七区中位居第一。
依托各警种,全面织密“警网”
未央分局围绕点线呼应、合理布警的要求,依托公安机关全面密织“面、线、点”相结合的防控网络。按照“警网”布局要求,未央分局以网格化巡逻控制“面”,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在辖区2个一级巡逻网格、8个二级巡逻网格24小时不间断巡逻,挤压违法犯罪。他们以警务站巡逻补充“线”,充分发挥警务站作用,在背街小巷、重点部位等网格化巡逻区域以外地段流动巡逻,消除了巡逻防范死角。同时,他们以设卡盘查守好“点”,派出所夜间在易发案地段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设卡盘查,分局在机场高速公路汉城收费站设立治安检查站,对可疑车辆、人员、物品进行重点盘问检查,提升动态巡逻实效。
在“警网”建设中,未央分局推出武装驻警方式,强化对违法犯罪的震慑作用。他们成立了“PTU”机动队,以党政首脑机关和街面人流密集、警情高发、治安复杂的特定区域为重点,开展“反恐处突应急、街面驻警震慑、现场机动处置、服务群众”四位一体的巡逻勤务,辅以每月不少于2次的全局集中武装巡逻,强化了震慑作用。同时,他们组建便衣巡逻队,在案件高发区域开展加强型巡守布控和重点打击。今年以来,分局通过巡逻盘查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4名,辖区街面三类案件同比下降29.1%。
依托群防群治队伍,积极构建“民网”
为了打好“人民战争”,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投身打防管控网络建设,未央分局着力在构建“民网”上做文章。他们出台了《行业场所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参与整治;广泛物建反恐信息员,凡提供涉恐人员信息的,一经核实,即予奖励。按照“民网”建设需求,他们组建了“红袖章”巡逻队,推动综治部门牵头,组织应急队员、驻地单位保安、临街商铺人员、交通引导员、保洁员等,建立了1.5万余人的“红袖章”队伍,在全区设立129个“红袖章”执勤点。
同时,未央分局组建了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动员治安积极分子、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保洁员、停车场收费员、商业门店员工等,组成了5557人的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在主要街道、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协助开展治安巡逻防控。为了使“民网”建设深入人心,分局组建了“平安进万家”宣传队。他们联合街道办和区级各部门,深入学校、市场、单位、社区、村庄开展平安宣讲,宣传安全防范常识,传授安全防范技巧,提高群众自防能力。今年以来,他们共开展平安宣讲2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次。
依托视频监控,精心打造“天网”
在打防管控网络建设中,未央分局依托视频监控精心打造群众身边的“天网”工程,实现全天候监控治安动态。他们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和打防需求,发挥群众智慧,使得视频监控网对辖区未央路、太华路等交通要道,市、区政府驻地、加油站等重点部位,万达、盛龙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居民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覆盖率达100%。同时,他们建立的区域边界查控网全面覆盖出入辖区交通要道,每日拍摄过往车辆超百万车次,抓拍率在98%以上。
未央分局立足全时空追踪犯罪轨迹这一目标,强化“天网”工程建设,提升快速打防效能。他们在辖区建设监控点2万余个、卡口17处,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区的“天网”体系。2014年以来,分局各警种部门以及兄弟单位查看调取“天网”监控视频资料500余次,有效使用161次,为43起案(事)件提供了线索证据,以此破获各类案件11起,带破案件17起,抓获嫌疑人19名。
依托便民平台,着力建设“E网”
未央分局把最大限度便民利民作为构建治安防控网的一个重点配套功能,通过建设贴近群众的“E网”,让群众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他们建立了“未央公安微警务”公众平台,整合了网站、QQ、微博、微信四大信息资源,强化了“预约办理、报警求助、警民互动、案件回访跟踪、警情发布提示”等12项功能。他们发挥“点对点”沟通优势,借助“秒传输”传递的特点,强化预警发布功效,通过微警务平台第一时间向群众提供预警信息,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同时,未央分局通过警民互动沟通,广泛开展“爱民之星”“警营玫瑰”等民调评警活动,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和建议,有效增强了警民互动沟通,最大范围地赢得了群众理解和支持。他们还推出微信报警服务项目,建立了微信110报警系统,群众可通过登录微社区、邮箱、直接扫码等方式,采用语音、文字、视频、图像等进行报警,既隐秘、迅捷,又直观、准确。微警务平台开通以来,收到有价值举报线索13条,据此破获案件5起。(白少侠 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