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法院“民薪工程”暖人心

2015-09-23 16:42  来源:上海法制报

  外资公司一夜关门,34名员工走上艰辛的讨薪路。赶在中秋月圆前,上海浦东法院执行局“陈文健法官执行工作室”的执行法官们再造“民薪工程”,为34名员工的21万余元工资款开辟“涉民生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帮他们圆了许久的心愿,终于可以安心回家过节。

  上海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专门从事国际外汇投资咨询业务的金融公司,于2010年由外商独资创办,总部设在塞浦路斯。

  由于欧洲金融危机,公司的业务量骤然下滑,业绩日益亏损。2015年1月开始,公司已经发不出任何工资,并寻找各种借口拖延支付。一个月后,公司突然宣布,由于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方向调整,中国公司的相关岗位将予以裁撤。

  面对突如其来的解雇,员工们向公司讨要说法,要求支付拖欠的薪水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公司总是给员工开“空头支票”,一拖再拖。

  员工们遂向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仲裁委仲裁,该公司应支付工资款、经济补偿金等总计21万余元。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员工们拿着裁决书到公司讨要薪水时,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负责人也已去向不明!

  无奈之下,公司的34名员工向浦东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接到申请后,浦东法院执行局陈文健工作室的执行法官们在第一时间开展行动,立即对该公司财产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下来,该公司经营场所已关闭,办公设备被搬走,负责人也去向不明。执行法官通过协助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公司银行、证券、房产及车辆等信息进行调查,火速冻结该公司和法定代表人尤某在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中的剩余资金,并同时将该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对尤某也采取了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措施。

  但由于所获资金不足,执行法官又为他们开辟了“涉民生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剩余不足部分将从社会保险基金欠薪保障金中补齐。这样,员工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

  相关链接:陈文健法官执行工作室

  陈文健法官是浦东法院执行局里的一块“金字招牌”。陈文健法官及其小组在金融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民间借贷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等案件办理中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其执法办案的作风和能力受到当事人的普遍肯定,被誉为上海金融战线上的“金融卫士”。2015年7月29日,浦东法院“陈文健法官执行工作室”成立。据介绍,该工作室将充分发挥陈文健及其小组的工作特长和优势,进一步增强浦东法院执行局在金融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民间借贷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等方面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