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山东省蓬莱市公安局以视频巡侦为引领,以两公里处警圈为支撑,通过打造多警种合成作战机制,强力打击、严密防控侵财犯罪。1月至8月,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784起,其中破获各类侵财案件324起,破案率同比上升4.5%。
全高清“天网”,重点部位全覆盖
街面侵财犯罪因为嫌疑人作案时间短、逃离现场快等因素,导致打击效率低下。如何以动制动、以快制快,实现精确打击,曾是摆在蓬莱警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蓬莱市公安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大力推进数字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开展了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建设,按照“圈、块、格、点”的思路布建前端监控点,在环县域交界、环城区交界和城区重要路段建设卡口和电子警察88处、高清监控探头1141个,实现了全市各乡镇重要路口、要害部位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功能定位方面,充分利用云计算、云搜索,以PGIS为基础,与110接处警平台、警综平台、车管平台、人像应用共享平台对接,构建起了智能化、立体化、实用强的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网络。
全视频巡侦,全天候在线
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是充分发挥“天网”破案效能的关键。蓬莱市公安局通过向社会招聘,组建了一支68人的视频巡防队伍,分别值守在合成化作战中心和16个派出所的勤务指挥室,24小时对本辖区的动态视频进行监控,发现可疑情况或现行违法犯罪后,第一时间报告指挥调度人员,实施落地查控,即时指令备勤民警或路面巡逻民警进行处置。
蓬莱市公安局每月组织一次视频巡侦工作交流会,开展个案研判,交流战法综合运用经验,促进了巡侦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同时,出台了《蓬莱市公安局视频巡侦人员奖惩办法》,对通过治安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查处的治安行政案件、一般刑事案件及重特大刑事案件,分别给予100元至5000元的奖励,巡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破案动力。2015年1月至8月,通过视频巡侦,共破获治安案件4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破获刑事案件2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通过视频巡侦破获刑事案件数占全部破案总数的26%。
两公里处警圈,无间歇待命
“两公里处警圈,就是按照实战化原则,以信息化为支撑,对街面警力进行网格化布局,增加处警单元,缩短处警半径,确保在城区两公里范围内,指挥中心扁平化指挥有警可派。”蓬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任恒说。
蓬莱市公安局按照治安状况、人员密集程度、商业网点布局等情况,将城区划分为6个重点区域和12个一般性区域,实施分级巡防。该局调整勤务,屯警街面,由特巡警部门和派出所组成6个实战单元,投放于6个重点巡防区,实行武装巡逻,24小时由指挥中心全权调配使用。在此基础上,优化流程,压缩环节。值班局领导对110警情全天盯守,基层所队值班警力专职化处警,人员、车辆、装备、制度“四保障”,整装待命,闻警而动,从机制上压缩无谓的时间消耗,使110快速反应能力大幅提升。今年以来,蓬莱市城区和乡镇主干公路、重要区域110警情5分钟到场率跃升了30%,城区5分钟到场率在去年89%的基础上,又提升了3.4%。
多警种联动,合成作战显威力
在社会治安新常态的倒逼作用下,原先依靠单兵作战的传统侦查模式被打破,多警种捆绑作业、联动配合的合成作战模式成为发展的必然。
蓬莱市公安局通过整合指挥中心、刑侦、网安、巡警、派出所等部门警力及资源,打破警种间壁垒,实现警务及信息资源的集约化运作,成立了集指挥调度、视频巡侦、信息研判、街面巡防、落地查控和技术保障于一体的合成化作战中心。中心依托110接处警、扁平化指挥、“天网”和大情报平台为主体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横向强化警种联动,纵向推进向农村延伸,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合成化作战机制。
在新的合成化作战机制条件下,民警彻底告别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每个人都成为侦查破案大棋盘上不可或缺的一枚棋子。一旦有警情发生,各部门民警即刻进行实战状态,通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全部犯罪链条实施精确打击。
6月30日6时许,110接报称:仙境苑小区、西关小区、紫荆山庄等10余户居民家被盗。110指挥中心在指派紫荆山派出所民警出现场的同时,合成化作战中心民警立即上案,开展视频巡侦。通过对系列案发现场的视频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民警发现一辆黑色面包车作案嫌疑较大,遂对该车进行布控。当日17时40分,中心视频巡侦员发现该嫌疑车辆出动,立即指派紫荆山派出所、潮水派出所和巡警大队联手快速出击、全力围捕,半小时后即在潮水镇衙前村一饭店内抓获吉某等15名涉案人员,当场缴获赃款人民币11384元、手机14部、手表7块、金银首饰等贵重财物。(李德峰 李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