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法院实现司法能力“立体式”提升

2015-09-15 19:10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为人民法院,我们应当不断拓展司法为民新领域、新渠道,端稳天平、握牢法槌,进一步提升司法能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方便和温暖。”近日,福建省石狮市法院院长林明容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石狮市法院围绕群众司法新需求,不断开拓创新,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富有石狮特色的司法改革创新之路,促进了司法水平、司法公信力和队伍素质的“立体式”提升。

  2015年3月,该院推行立案登记制,对属于该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立。同时,该院还就泉州市中院推出的“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予以落实,切实做到泉州区域内法院代立案登记不分“分内分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群众的满意是法院工作的动力。为了深入群众,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院在探索中总结出“走出去”的经验,实现了石狮127个社区(村)法官工作室全覆盖,让法官主动走出法院,上门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服务。开展法官讲堂、“微故事、微服务、微建议”活动,向社区群众讲法说理,提高群众学法兴趣、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为石狮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让司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也让群众享受到‘指尖上’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 林明容告诉记者,为缓解巨大的办案压力,该院还向信息化借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现已建成涵盖互联网站、司法信息集控管理、微信公众服务等12大信息化应用系统。

  早在2013年11月,该院的远程视频审讯系统就已全面投入使用。而2015年至今,该院已共审理、宣判206件案件300多人次,缓解力量不足的压力,亦提高了审判效率。

  3月6日,李女士因民间借贷纠纷要到石狮法院起诉,但路途遥远,工作又脱不开,在关注了该院微信公众号后通过微信提交了诉讼材料,当天就立案完毕。随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李女士很快就查询到了案件的承办法官及案件开庭时间,对法院的服务赞不绝口。

  “以查询被执行人金融资产为例,以前一天下来只能查询3至5家银行。现在通过‘点对点查控’体系,坐在办公室5分钟之内,就能把合作银行的信息都查询一遍,执行效率明显提升。”该院执行庭谢凯歌法官微笑着说道。

  依托信息化,该院内部管理也更加顺畅。2014年6月,在石狮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建设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项目及其配套系统,实现“每一个审判法庭、每一个人民法庭、每一个诉讼窗口、每一个审判流程、每一次执行过程、每一次信访接处、每一个安防处突、每一台警用车辆8个‘看得见’”的目标。

  此外,该院还借鉴互联网的“营销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互动式、体验式“营销”活动。2015年1至8月,该院组织了24场次“体验执行法官”活动,共75位市民报名参与,跟随该院执行局的法官外出执行办案,当了一日“执行法官”。

  “以前听说执行难,还半信半疑,今天亲身体验后才知道执行过程如此艰辛。”参与体验执行活动的郑女士深有感触地说道。

  “只有把法院审判执行能公开的节点信息都公开出去,把司法程序、司法过程、司法行为、司法结果‘晒’在阳光下,才能把公信树进群众心里,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林明容的话语朴实真挚。(林扬阳 叶少波)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