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升级“民生警务” 推进“四项建设”

2015-09-09 08:16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日前举行的江苏公安机关“四项建设”考核竞赛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夺得全省第二名的佳绩,荣立集体二等功,并有13名民警被评为警种业务标兵。这是常州公安机关以民生警务为抓手,推进“四项建设”取得的硕果。

  7年来,常州公安机关积极打造以和谐安民、畅通便民、消防护民、执法为民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民工程”民生警务,使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基础信息主动对接“互联网+”时代

  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是公安工作的基石,直接考量着一个地方平安建设的水准。

  近年来,常州市公安局坚持深化社区警务战略,鼓励社区民警开动脑筋,主动对接“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创新信息采集模式。在总结一线社区民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常州市公安局建成了公安部交办的社区民警工作平台,使基础信息采集量年均增长20%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常州市公安局对基础信息并非简单的采集,而是拓展关联途径,研发了标准地址库,通过全面采集全市房屋的标准地址,将人口信息与房屋关联,按照人、地、物、事、组织5个要素进行分类,将公安内部信息、外部社会资源信息与房屋地址一一对应,实现了基础信息的全关联。

  据了解,通过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关联,常州警方建成了“警务大数据”平台,已汇聚5大类、578小类,共67.22亿条数据,被公安部确定为数据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依托警务大数据,常州市公安局建成了警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实验室,并被确定为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据此开发的“城市智能化犯罪空间情报分析系统”已融入常州市公安局90%以上的公安业务。

  “从应用开发到探索出‘系统+人工研判’、‘研判+挤压行动’、‘智能+管控联动’3种实用模式,有效提升了基础信息数据的实战效能。”常州市公安局人口支队负责人说。

  一体指挥、合成作战、立体防控,使实战效能最大化

  警务建设必须服务于实战。常州市公安局在践行民生警务的过程中,通过一体化指挥、合成化作战和立体化防控,将不同警种、不同层级紧密联系起来,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常州市公安局按照指挥调度、信息研判、勤务管理、视频监控“四合一”标准,建立了市局—分局(警种)—基层所队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在此基础上,常州市公安局推行扁平化指挥模式,并开发“关城门”一键布控系统,建成由应急堵控点、岗亭、高速公路出入口、高架路出入口和治安卡口组成的应急堵控网,“两抢”等现行案件通过“关城门”破获率达20%,被评为江苏省“关城门”示范区。

  为了“攥指成拳”,常州市公安局探索出适应实战需求的合成作战体系。“我们建立了合成侦查办公室,实现深度合成,推行信息研判和侦查经营联体运行。”常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说。

  实战化不仅体现在侦查办案上,也体现在日常防控中。常州市公安局通过7年努力,建成了立体化社会面防控体系。常州市公安局连续3轮牵头制定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将社会防控工作纳入全市年度重点工作范畴。

  如今,一个以“党政推动、公安主动、基层行动、部门联动、群众齐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治安防控“五动”格局,在常州基本形成。

  让公开的阳光照射执法责任清单

  规范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2014年,常州市公安局牵头,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共同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截至目前,共快办轻微刑事案件308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常州市公安局先后编制了两轮《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我们在重点警种部门全面建立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管理3个规范,赋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党委(局务)会、重大事项文书合法性审查、执法绩效一票否决‘三项职权’,保证执法规范化建设顺利推进。”常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说。

  老百姓是否认可公安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警执法是否规范。常州警队的所有民警均参加了执法考试,在办理案件时全面实行主办民警认证制、专职法制员派驻制和法制民警遴选制,同步完善了执法岗位责任制、错案倒查问责制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堵住执法漏洞。

  常州警方建立了执法责任清单制度,在办案过程中,每个执法行为的边界在哪儿,都给民警做出了清晰界定。

  把执法行为放在阳光下,深化警务运行公开是促进执法规范化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常州警方创建了“互联网+公安网+手机短信+人工回访”四位一体的执法告知模式,并全面公开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内外兼修打造专业化、正规化警队

  无论是践行民生警务,还是推进“四项建设”,信息采集、实战服务、规范执法说到底还是要靠民警去执行。将每一个警务行为内化为民警的自觉行动,才能赢得群众满意。

  常州警方推出“政治建警”,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严守政治纪律等专题教育活动。与之相适应,常州警方首推“警民恳谈”“网上恳谈”等活动,专门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邀请群众评议作风建设。此外,全面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出台廉政谈话制度,建立违纪违规公开曝光机制,推进民警廉政档案申报工作,群众满意度多年保持在98%以上。

  为了锤炼出一支正规化的警队,常州市公安局推出“素质强警”,完善领导干部考试、考核、考察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交流轮岗、遴选竞岗、积分选岗“四岗制度”,激活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常州警方还创新推出“教官制”“警师制”和“课题制”等举措,推广“一技之师”“微课堂”“微比赛”等训练模式,使基层所队人才辈出。

  近年来,常州市公安局在常州“评议机关”活动中连续4年位列政府部门第一,连续4年荣立集体二等功。(赵家新 吴秋安)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