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各项安保维稳措施,累计出动巡逻警力88万余人次、社会力量152万余人次
山东完成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任务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工作启动以来,山东各级公安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领导下,按照省公安厅党委提出的“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把安保工作想细想全想万一、做深做细做扎实”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密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安保维稳措施,累计出动巡逻警力88万余人次、社会力量152万余人次,圆满完成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工作,实现了“四个坚决防止、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等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深入一线督导安保工作。省公安厅专门成立安保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警种部门集中办公,统筹协调,随时研判重要线索,指导重大突发案事件处置。各地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织落实本地安保工作,全省上下形成整体联动、协同作战的安保指挥体系。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毕宝文每天调度情况,重要信息直接批示督办,多次召开视频调度和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研判分析形势,作出安排部署,深入一线检查基层安保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力以赴筑牢环京“护城河”安全屏障,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集中整治等工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举办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济南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社会面巡防工作,启动“一级巡防”勤务,细化各项巡防安保工作措施,加大巡逻盘查力度;在全市开展了涵盖“政区、景区、站区,校圈、医圈、商圈”的“三区三圈”集中整治;全市各一、二级公安检查站、流动警务室充分发挥环京“护城河”盘查堵截职能,按照一级查控勤务,严格落实各项盘查措施和查堵责任。德州市公安机关坚持“护城河”查控、社会面管控两条线同时作战,加大社会面巡防力度,强化武装力量显性布控、动中备勤,围绕重点部位设置武装巡逻点位92个,每日投放2000余人次民警、5000人次辅警或保安,加大巡控密度和频次,在人员密集场所严格落实“1分钟处置”要求,完善联勤联动机制,确保“跨前一步、相互叠加、不留缝隙”;强化“护城河”查控,完善“环京查控、路网巡控、源头管控”三道防线,进一步织密“护城河”的“过滤网”;强化公共安全管控,从隐患排查入手加大重点管控。聊城全市公安检查站点按照一级查控勤务的要求,24小时查控危险物品和重点车辆,综合运用公开巡逻、武装巡逻、便衣巡逻等多种方式加大街面巡逻防控力度,切实提高群众见警率、民警管事率和现场查获率;继续深化系列安民行动,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把工作重点直接对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滨州市公安机关强化社会面管控工作,严格落实定点武装执勤、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早晚高峰勤务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切实提高见警率、盘查率、管事率;鲁冀界荣乌高速、无棣县公安局2处环京“护城河”公安检查站进一步充实警力,全力实现不使一枪一弹、一件爆炸剧毒危险物品流入北京;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安装“一键报警装置”;230家加油站安装散装汽油销售实名登记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抽调40名执法人员,分成18个复查组、2个督导组,对全市易燃易爆单位和场所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集中大复查”专项行动;加大对“七类重点车辆、七种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力度,同时联合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深入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集中整治,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山东省公安厅严格执行《重大活动安保工作督察问责办法》,细化分解安保维稳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改进督导方式,派出6个督导组开展专项督察,通过严格督导把压力传递下去、把力量调动起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完善应急处突工作机制,严格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1号调度台”值班制,配足应急处置力量和警械装备,确保即时调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完善各类应急处突预案,专业力量24小时集中备勤,确保闻警而动、迅速出击、妥善处置。严格落实每日报告制度,各市安保领导小组每日向省公安厅报告情况,重大突发情况及时掌握、及时调度应对。全省公安机关广大民警放弃休假,领导干部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投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安保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王若冰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