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警务创新守护城市公共交通安全

2015-09-02 09:28  来源:人民公安报

  排查整治常态化 打击防范制度化 群防群治动态化

  大连警务创新守护城市公共交通安全

  “1.3万余名出租车司机摇身一变成为公安机关‘信息员’,火灾隐患排查24小时跟踪指导,建立健全全市第一个扒窃人员数据库……”2015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在排查整治常态化、打击防范制度化、群防群治动态化上下功夫,通过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守护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排查整治常态化

  提升“多点”防范水平,提高“多线”防控能力,强化“多面”防范意识,全力排查整治公共交通安全隐患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出行方式,公共交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更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交通治安分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推进公共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

  构建三项制度——提升“多点”防范水平。首先,交通治安分局建立高危单位防控一体管理机制,将全市公共交通领域49个企事业单位列为申报创建三级重点治安防范单位,进行实名制安全监督管理,建立防控一体的排查机制。其次,针对不同季节火灾隐患特点,超前介入,主动上门指导,大力推行跟踪指导工作机制,实行驻场式监督管理,24小时全方位服务,确保单位有能力查找火灾隐患,有能力整改火灾隐患。第三,建立预警监控机制,按照企业内部安全“户籍化”管理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自我评估“三项报告备案”以及日常、专项行动监督检查等情况,实行预警动态监管,对长期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单位,指派专人定点督促单位整改隐患。

  突出三个重点——提高“多线”防控能力。首先,交通治安分局全力做好重点单位防控工作,从加强培训教育、设施维护、安全检查、逃生演练等四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监管力度,及时整治各类隐患。其次,做好城市公交重点线路的安全防控工作,重点检查车内灭火器、安全锤的配备齐全情况,对存在隐患的及时督促整改。第三,做好重要节点防控工作,围绕各大节日、重点活动等节点,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专门保卫方案和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划定检查范围和区域,责任到人、定岗定位。

  注重三大宣传——强化“多面”防范意识。在利用长途客运站电子显示屏进行全天候安全宣传、依托新闻媒体发布安全防范常识的同时,公交治安分局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短信、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即时高效的特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接收防恐、消防等安全常识。同时,分局联合大连市慈善总会组建治安义工队伍,延伸安全宣传触角,扩大安全宣传覆盖面。此外,分局适时组织重点单位开展防恐应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升相关单位员工的防恐、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打击防范制度化

  常态化开展反扒“斩手行动”,落实扒窃案件回访制度,建立健全扒窃人员数据库,强力打击公交扒窃行为

  公交车上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强,是扒手最容易出没的地方之一。为此,交通治安分局强化公交扒窃打击力度,全面实现公交领域打击防范制度化。

  ——常态化开展反扒“斩手行动”。交通治安分局持续开展反扒“斩手行动”,加强对本地及外地扒窃团伙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活动规律和轨迹,打击扒窃团伙。同时,针对本地“老扒手”、聋哑扒手等活动规律和范围,部署警力在其经常出没的公交线路、站点进行登车反扒和蹲点守候,抓获现行。此外,他们针对发案相对集中的热点区域,按每个区域的发案时间、空间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打击。

  ——落实扒窃案件回访制度。公交治安分局高度重视每一起扒窃案件警情,力求从每一条基本警情中获得最大化的破案线索。为此,分局刑侦大队等相关部门通过多次讨论、深入调研,制定了案件回访制度:刑侦大队四个反扒中队分别对应一个区域,由分局指挥中心通过分局微信平台发布案件信息,得到案件信息后,反扒中队及时对扒窃案件受害人进行电话或现场回访,每周汇总回访情况,及时研判寻找破案线索,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

  ——建立健全扒窃人员数据库。为全面掌握各类扒手的相关情况,公交治安分局于2014年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扒窃人员数据库。截至目前,数据库内存有各类扒手信息1000余条,数据库利用率、服务实战效能不断提升。

  群防群治动态化

  发动出租车行业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打造维护治安稳定的“信息车”,培养维护治安稳定的“信息员”

  出租车司机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形形色色的乘客打交道,是与社会各类型人员接触最为广泛的群体。为此,交通治安分局发动出租车行业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全面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动态化。

  大连市公安局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出租车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奖励,重磅推出面向全市出租车行业的“五项安保措施”和“五项服务举措”,并出台优秀出租车从业人员落户大连、最高可奖励100万元等一系列重大奖励措施。与此同时,分局从涉及出租车车辆年检、求助、事故处理等出租车从业人员关注的事入手,出台便利服务措施,最大限度提供便利服务,并充分考虑出租车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的人身安全保障等问题,出台保密和保障救助措施,消除思想顾虑,解除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交通治安分局还通过交通广播、大连公安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采取广播互动、新闻播报、网络交流等形式,与出租车司机在线沟通交流;采取讲故事等形式,通过媒体广泛宣讲出租车司机参与社会治安防范、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先进事例,传递正能量,激发正义感。

  此外,交通治安分局中层以上实职干部实行“1+X”工作模式,即一人建立多名信息员,并将“1+X”工作模式向全局推广,覆盖全市出租车司机,围绕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及商业网点、消遣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布建信息员,把全市8900辆出租车打造成维护治安稳定的“信息车”,把1.3万余名出租车司机培养成维护治安稳定的“信息员”。(谭彦叙 吴丽霜)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