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

2015-07-03  来源:人民公安报

  甘肃省临夏市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突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性地位,按照“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指导、有效管控”的要求,扎实推进“五张网”建设,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精准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创新机制建模式 编织社会面治安防控网

  一是创新动态巡防机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采取动态巡逻与定点设岗相结合、步行巡逻与车辆巡逻相结合、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巡防力量摆上街面,投放到治安复杂、案件多发、群众需要的重点部位和时段,着力构建了打防控结合、点线面相联、全天候运作的新型动态巡防机制。

  二是创新军、警、民联勤联动快速反应机制。在各派出所及市公安局巡警大队警力的基础上,抽调临夏武警支队武警官兵60人、州公安局特警支队特警50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13人,重点对全市党政机关、学校、车站、大型商场、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涉枪涉爆单位以及突出治安问题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三是建立“交巡警”联勤联防警务模式。临夏市于2015年3月份正式启动“交巡联勤联防”警务运行模式,打破了以往交警管车、巡警管人、各自为阵的旧模式,通过联勤联防,达到资源整合,强化优势互补,有效提升警务管理效能,为迅速处置突发性警情,有效维护治安秩序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突出重点抓防范 编织单位内部防控网

  按照“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督促市辖范围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重点要害部位加大对单位内部视频监控建设的投入,强化改造建设。重点加强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采取与电信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对全市旅店业、网吧、娱乐场所搭建完成了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网络监控管理。目前已在全市的115家旅店业、96家公共娱乐场所、20家网吧、13家涉枪单位全部安装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加强了重点单位的社会治安管控力度,把车站、加油站、通讯、金融网点、宾馆饭店等重点事业单位当作社会治安管控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松。截止目前,已在全市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商场、宾馆、娱乐场所、中小学幼儿园、居民小区、临街铺面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392套,探头7700个。

  提高标准求实效 编织城乡社区防控网

  一是科学构建巡防网络,加强治安卡口建设。综合考虑辖区地理环境、治安状况等因素,公安刑侦大队、派出所进行科学布防、分级设防,做到疏密有度、无缝对接。在折桥湾、南龙、临合公路设点立卡,重点盘查车辆和可疑人员,打造城区、乡镇治安防控圈。

  二是加强110指挥中心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使110报警服务真正做到接警及时,调警果断,处置准确,控制有效。完善110接处警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机制,努力实现重大突发警情1分钟响应、3至5分钟增援到位、10分钟内高效处置,使可防性、多发性、系列性和危害严重的各类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发挥好在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中信息集成、快速反应、指挥高效的先导作用。

  三是加强警务室建设,做强城乡社区警务。布建固定和流动警务平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村警务室建设,做到一社区(警务区)一警务室,确保社区民警足额配备到位,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推广流动警务室、网上警务室、QQ警务室等新型警务模式。

  壮大队伍强力量 编织专群人防网

  一是加强应急处突队伍建设,增加应急处突力量。坚持常备常练、实战常态演练,同时修订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强化指挥体系、等级响应措施,确保各节点之间的顺畅链接和灵活运转,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坚决果断处置可能发生的暴恐事件和突发事件。

  二是积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组织和发动广大群众,壮大了群防群治力量,配齐配强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警务室协警等治安辅助力量,大力发展社区社工、在职党员、大学生村官、流动人口等新型群防群治力量,对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逐人实名登记造册,围绕社会面防控的点位、线路、部位、事项等,实行定岗、定人、定责,使其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学布局抓建设 编织技术视频防控网

  一是深入推进“平安临夏市”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公共视频监控工程。2013年以来,在城乡各主要街道、重要交通路口等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截止目前已建成高清探头1263个,治安智能卡口16处。按照“临夏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在完成600个乡镇、直路卡口、增密视频监控高清探头建设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建成1000个高清监控探头,到2016年底,完成建设2000个高清监控探头的目标任务,使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探头实现全覆盖。

  二是推进虚拟社会防控网络建设,强化阵地管理控制。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备案制度,加强对互联网网站的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切实提高互联网相关服务单位的信息安全意识,督促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严把网络宽带、信息审发、信息过滤服务器终端等关口。同时,加大互联网信息巡查处置力度,切实维护虚拟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