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共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474件507人,较2014年同期上升18%,约占同期办案总量的11%。其中贩卖、运输毒品案件372件397人,占所有毒品案件的78%,容留他人吸毒案件58件58人,同比上升100%。毒品犯罪数量近年上升较快,并呈现五方面新特点,应引起重视。
一、“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成为毒品联络的主要形式,并已形成一套吸毒人员通用的暗语。该类案件中有201件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易联络,占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吸毒人员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通讯工具形成相对封闭的毒品交易圈,并发展出一套相对完整、通用的毒品“暗语”,如“肉”即表示毒品、“一个”即一克,“凉的”意即冰毒等。犯罪人员使用这些隐蔽性很强的语言进行交易给案件侦查和审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涉毒犯罪人员日趋低龄化,未成年毒品犯罪问题突出。2014年5月以来,该院审查起诉的毒品案件中“90后”犯罪人员共计136人,占全部毒品犯罪人员总数的26%,同比增加32%,其中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10件10人,年龄最小的作案时仅16岁。犯罪低龄化反映出毒品在校园的传播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
三、演艺人员毒品犯罪频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近一年来该院已办理演艺人员涉毒案件9件9人,其中李代沫、尹相杰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犯罪人员涉毒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并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同时演艺人员涉毒犯罪还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
四、男性同性恋群体毒品犯罪高发,且出现高艾滋病率现象。该类案件中有48名犯罪人员系男性同性恋者,占毒品犯罪人员总数的9%。同时,上述48名犯罪嫌疑人中有42人经查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比例高达87%。男性同性恋群体涉毒犯罪人员较多且艾滋病比率较高给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五、外籍人员毒品犯罪人数逐年递增。该院近一年来已审查起诉外籍人员涉嫌毒品犯罪案件29件,外籍犯罪人员共计31人,占同期毒品案件总数的6.1%,案件数同比增长近三倍。近年来,一些外籍人员以商务、留学等合法目的为幌子,来京后在三里屯等地专门从事毒品犯罪,并已形成完整的犯罪链条。外籍人员毒品犯罪案件高发应及时制定措施应对。
针对上述情况,检察机关建议:(一)加大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力度,禁毒工作的重心向校园倾斜;(二)发挥社区帮扶的作用,加强对吸毒人员、毒品犯罪人员的监控,建立起“同类隔离”监管模式;(三)强化网络监管和进出站的安检力度;(四)从严审查申领签证人资格,并加强对入境外籍人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