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两院”创新机制规范司法行为

2015-06-09  来源:福建长安网

  记者日前从福建省泉州市“两院”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获悉,今年1—5月,全市法院收案数持续大幅上升,收案78082件,结案42653件,同比上升50.5%和23.6%;全市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工作也有了新进展,取得新成效。近年来,“两院”在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机制。

  法院:全国首创行政审判“专家会审”机制

  全市法院针对现有诉讼服务区域性、碎片化、单一性与泉州地区经济一体化、群众司法需求多元化不相适应的情况,于今年1月12日创新推出“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标准化、全(泉)域通的司法服务。所谓“跨域·连锁·直通”,即在整个泉州地区,不管当事人是哪里人,不管案件属于泉州哪个法院(法庭)管辖,当事人到任何一个法院(法庭),均能办理从立案前咨询到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环节的相关事项。通过这样的服务,既避免了群众为异地诉讼“两地跑”,也避免了诉讼可能存在的“主客场”问题,促进司法公平公正;同时,也统一了工作标准,避免人为差别待遇,促进法院干警自觉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据了解,该平台运行近5个月来,全市两级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异地立案4013件、异地法律咨询3360次、材料收转4021次、诉讼指引1001次、判后答疑60次、信访接待72人次。另有多个案件借助该平台实现远程视频开庭、远程调解,大大节省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时间、精力的投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此外,今年4月份,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在全国首创了行政审判“专家会审”机制,由法院牵头,聘请省市级行政机关业务骨干、高校学者、代表委员及各行业领军人员等,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专家库,行政机关以及行政诉讼当事人可自愿、自主选择专家,专家以独立第三方的地位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和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进行“会审”。通过“会审”,促进了行政争议化解,提升了行政审判工作水平,形成了提升行政审判公信的合力。

  检察院:开展系列检务公开“微活动”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机制创新,紧扣新增诉讼职能,以“一院一亮点”创建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新机制。其中,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由晋江、石狮率先探索试行,带动全面铺开,目前已经形成了集保护性办案机制、修复性救助制度、社会化帮教体系、多元化普法教育于一体的“泉州模式”。

  在打造阳关检察方面,全市检察机关特别注重提升亲和力。平台建设上,着手建设了集控告、申诉、投诉、咨询、查询、受案为一体的检察监督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检察便民服务窗口入驻政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同时,建设司法便民服务移动终端系统,努力打造老百姓的“身边检察”。丰富检务公开内容载体上,特别加强了新媒体应用,两级院均开通互联网门户网站、检察微信公众号,立足检察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策划开展了“微说检察职能”、重大案件信息发布等系列检务公开“微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责任编辑:都耀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