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收立案“痛点” 借助“微”载体创新
上海一中院推出《司法公开一百则》3.0版
把互联网思维接入司法公开工作,将群众的“用户体验”作为衡量和推动公开的标准与导向。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打造司法公开新常态”新闻发布会,推出2015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全方位落实一百则》。
作为3.0版的《司法公开一百则》,此次“迭代”的公开规则里特别针对群众相对集中的期待诉权行使更顺畅的“痛点”需求,给出对应解决方案,并在司法公开继续贯穿整个诉讼流程始终的同时,尝试运用更契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微信、微视频,向群众提供更多即时、实用的法治资讯、案件解读等多元化司法服务。
据介绍,新版规定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其中,就立案及审判流程公开环节明确落实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的改革要求,并随之出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立案登记制实施规则(试行)》,配合登记出具“收”字号案件纳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不仅体现了上海一中院在司法改革时代背景下对改革要求的快速反应,更凸显该院对群众相应诉求的及时感知和回应。而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渠道,将案件审理的审判组织、节点信息、案件进展状态实时向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进行信息推送的审判流程节点公开,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诉讼流程的全透明。(记者 敖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