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八项措施推进车驾管改革

2015-03-19  来源:人民公安报

  学员学车教练“卡”学员、车驾管业务“黄牛”屡禁不绝、车辆检测也时有车主抱怨……

  2014年9月5日,到任不久的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凌志峰第一次和群众代表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群众对公安“车驾管”方面的意见颇为集中。据了解,2014年1至10月,绍兴市驾校有统计的投诉就有35起。凌志峰坦言:“这些表面上看是公安‘车驾管’中的问题,事实上是一种‘民怨’的投射。”

  为此,绍兴市公安局在多次会商并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迅速推出车驾管网上报名预约考试、考试服务机构社会化、车辆检测市县互通、车管所业务延伸办理、免费代办服务、驾考管理权限全面下放、考试场地设施升级改造和内部监督常态化管理等8条新政,彰显了民意导向,广受群众好评。

  “我的驾考我做主”

  从去年10月起,驾考网上预约已成为绍兴交警车驾管工作的新常态。其“网上报名和预约考试”模式系浙江首创。

  “驾考工作往往因受考试场地、警力等因素制约,出现供需矛盾,以前的‘分配制’导致一些不良教练从中买卖考试名额,影响了驾考的秩序及交管部门声誉。”绍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张根说。

  张根介绍,“绍兴网上车管所”开设了网上报名和约考平台,会把车驾管考试名额及计划提前公布在网上,学员只要达到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运管部门规定的学时要求,就能在网上自主约考。“这样做,公开、公正、公平,而且还可倒逼驾校提升培训质量,一定程度上还减缓了考生积压。”张根表示。

  统计表明,在绍兴市区,这一措施自实施以来,已约考8批次,共约考科目二48262人、科目三56044人,合格率约80%,环比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如果按市民到车管所报名约考每次花费半小时计算,网上约考实施的前15天已节约1万小时,相当于省下了一年多的时间。

  “免费代办”让“黄牛”没了生存空间

  长期以来,机动车检测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排队长、检测难,由此也衍生出了“黄牛党”这一像城市“牛皮癣”一样的“顽疾”。

  绍兴交警在市车管所专设了“免费代办服务点”后,办事大厅没有了“黄牛”存在的空间。“免费代办服务点”的6名工作人员娴熟地为新老驾驶员“免费代办”。

  “‘黄牛’其实就是针对我们对业务流程不懂、不熟来代办赚钱,车管所推出‘免费代办点’真的是便民、利民,想到了我们的心上了。”在免费代办员帮助下办好了换证业务的赵某开心地说。

  去年9月底推出至今,绍兴市车管所共免费代办免费签证、补牌补证、信息变更、填表复印等18项业务3万多批次。如果由“黄牛”代办按每笔50元计算,已为群众省下了150万余元。

  “为了减少群众来回奔波的时间,遇到业务办理手续齐全、驾驶员有急事要先走的情况,我们在免费代办的同时,还可提供邮寄服务。”免费代办服务点工作人员小张介绍说。

  如果说实行免费代办服务和车管所业务延伸办理,这些只是从提供便利上服务群众,那么实行车辆检测市县互通的“新规”则是从制度层面方便群众。从去年10月1日起,绍兴实行“全市互通”,明确只要是绍兴市范围内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可选择就近检测。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就近检测车辆28089辆。

  自拆藩篱更显勇气

  绍兴市公安局严格执行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从去年9月30日起,全市9家检测机构实施人财物全面脱钩。截至去年年底,原先派驻到检测站的民警全部撤离。

  绍兴市公安局副局长丁松勇坦言,此举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斩断或明或暗的利益链,改变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处境。

  这种利益的脱钩不仅在车辆检测上,绍兴市公安局更是自拆藩篱,打破自己“垄断”。面对科目二近8万人、科目三近4万人的考生积压量,绍兴交警将驾考管理权限全面下放,实现了驾考工作的“市县一体化、服务社会化”,进一步分流驾考学员、提供就近考试、减缓考试压力。

  此外,绍兴交警推行考试服务机构社会化,整合社会资源,提高驾考供给能力。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申办驾驶人考试适应性训练机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切实优化服务。目前,由社会企业投资2亿元新建的绍兴市海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已投入使用,缓解了市区的驾考压力;另有一家社会化的驾考适应性训练场正在报批之中。

  凌志峰表示:“车驾考首先要突破利益的格局,没有自我利益的切割、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推不下去的,改革最根本的是群众满意,最关键的是自我革命,最直接的是阳光透明。”(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金晓玉)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