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便民服务热线正式运行

2015-03-05  来源:重庆法制报

  一条便民热线 架起沟通桥梁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63905888热线缩短法官与当事人距离

  记者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63905888便民服务热线近日正式运行,这是该院为提升诉讼服务水平的又一新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近年来,渝中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理念更加为民、程序更加便民、结果更加护民”理念,始终坚持解决当事人诉求与便民利民并重,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举措,将司法服务拓展至纠纷发生、诉讼进行、执行兑现的整个过程,逐步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模式。

  满足群众多元诉讼需求

  打官司有“绿色通道”

  记者了解到,渝中区人民法院正式运行“63905888”便民服务热线主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和分类引导四个方面的服务,当事人只需要拿起手机拨打专线电话,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的诉讼服务,不仅降低了诉讼成本,而且缩短了诉讼过程。

  “你好,李方(化名)欠我3.2万元,请问我去立案,需要带哪些证件?哪天能办立案手续呀?”当天,一名当事人通过热线进行咨询,得到回复后,这位当事人很满意,表示会按照回复的内容,把立案所需材料准备齐全,到法院一次办完立案手续,减少因材料不齐而往返法院的辛苦。

  据了解,为满足群众多元诉讼需求,该院还建立了远程视频接访室,对需要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的当事人,直接为其预约最高人民法院、市高院的接访法官,通过远程视频进行接访,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当地,让信访人少跑腿、少费心、少误时。

  百姓与法官零距离

  细节关怀温暖人心

  2013年,渝中区人民法院将立案大厅改造成了诉讼服务中心。按照与当事人“近距离接触、无障碍交流”的功能需求,拆除了原来横隔在法官与群众之间的立案柜台、玻璃墙面,实现了立案法官与当事人之间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交流。立案柜台分设了行政立案、民事立案、执行立案、刑事立案等窗口,方便群众快捷立案。

  2014年6月,渝中区人民法院又将诉讼服务中心原来较为单一的立案审查等职能延展为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救助服务、立案调解、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8大功能,同时配备专职导诉员,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

  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厅内集中了安检、等候、接待、便民服务等功能区域;导诉、案件查询、法官预约、材料收转、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庭长值班、便民服务室,一目了然的窗口式服务和接待人员周到热情的服务,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当事人就能感受到来自法院的细节关怀。

  “1+8+78”机制

  调防并举化解纠纷

  为了尽可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渝中区人民法院广泛动员各界力量,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逐步构建起了“1+8+78”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2012年,渝中区人民法院与区司法局联手成立了全市首个设置在法院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与区司法局派驻的调解员联合开展调解工作,建立起了司法审判与人民调解优势互补的诉调对接机制。此外,渝中区人民法院先后在婚姻家庭、劳动、消费、交通、医疗、治安、保险、物业8大领域建立了诉调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高效、及时地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为了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自2011年以来,渝中区人民法院不断深化落实社区法官工作制度,在全区78个社区派驻青年法官,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切实推进居民尊法守法,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截至目前,社区法官累计开展法制讲座80余场,巡回审判92次,成功解决纠纷1661件,接受群众电话或现场法律咨询万余次。(记者 张柳妞 饶果)

责任编辑:李镕良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