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成黑社会“大佬”,东莞母亲韩某凤溺死双胞胎脑瘫儿,这些都曾引发汹涌舆情,面对网上一波高过一波的舆论声浪,负责审理案件的法院究竟该怎么应对?
近日,由广东高院编辑的《司法公正与网络舆情――广东法院网络舆情白皮书》面世。该书也是全国法院系统第一本此类书籍,书中梳理了诸多曾引起汹涌舆情的法律事件,揭秘了法院处理舆情的应对之策。
广东高院院长郑鄂说:“一本白皮书,表明了广东法院面对网络舆情的态度。”他说,期望以此方式,主动公开法院的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推进队伍改进司法作风,促进审判工作公正高效廉洁。此书主编、广东省高院副院长陈华杰说,面对网民质疑“宜疏不宜堵”,法院要及时应对,大胆公开。
案例
14岁少年成“黑社会大佬”
2011年9月12日,广州某媒体刊登《14岁少年“大佬”获刑 好奇贪玩结伙成非法组织》的报道,此后,各类媒体及微博又纷纷以“14岁少年”、“黑社会大哥”、“大佬”等为题予以报道,引发舆论热潮。一审后林某某被判3年6个月有期徒刑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与所谓的“黑社会”组织毫无关系。公诉机关所称“非法组织”与黑社会也相去甚远。
9月15日,广东省高院回应关注,表示案件已进入二审阶段,一定会高度重视媒体提出的相关问题。此次公开回应有效表达了法院快速回应民意的诚恳、严格依法守法的决心以及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态度,被国内众多主流媒体转载。
目前,此案还在二审中。
东莞母亲溺死双胞胎脑瘫儿
2011年6月2日,东莞母亲韩某凤溺死双胞胎脑瘫儿的案件在东莞市第一法院开庭审理。庭审前夕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多家媒体刊发报道后,韩的亲友、住地居民近千人向检察机关递交了联名求情信,要求对其轻判,此后检察机关、十多万网友、千名母亲纷纷要求对韩轻判。
6月2日,法院公开审理,全国30余家媒体记者到庭旁听。同时,法院还利用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信息。当天,法院还通过视频、微博直播庭审全过程,使网民亲身“参与”到审判过程中。
这次直播,见证了公众对案件的评判从最初一边倒支持悲情母亲到理性回归的全过程,还推动广东在全省各地建立为残疾孩子家长提供支持服务的“家长俱乐部”和“家属资源中心”后,尽快建立起全省统筹的残疾儿童评估和转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