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丨一位法官的见闻与感悟

2018-08-28 17:19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斗转星移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念间。40年时光荏苒,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人民法院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法槌敲响的是正义之声,敲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次身穿法袍坐在审判席上,苏德丰就倍感使命重大,时刻提醒自己,法官就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与守护者,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业30多年来,苏德丰从书记员到德化法院的副院长,审过不少案件,在成长过程中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1984年只有36人的德化法院全体同志合影(苏德丰:最后一排右5)】

  1980年12月,苏德丰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德化法院工作,第一个岗位是办公室通讯员。“我做了5年的通讯员。当时全院只有唯一一部电话,就在办公室,电话里要找谁,我就到门外一喊,院里才30来号人,都在一幢楼里,一喊人没一会儿就到了。打字的话当时也没有计算机,我就用一台铅字打印机,常用的字放在字盘里,然后‘啪啪啪’地打字。”

  “后来到了一线庭室,开始办案,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当事人张张嘴,法官跑断腿’,常常是当事人说一句话,我们就开始下乡调查走访取证,当时人口流动少,常常是找村干部、邻居街坊了解情况。到下乡就是坐班车,然后到不了的地方走路、借自行车,乡下当时没有法庭,晚上回不来了就到农民家里和农民同吃同住。”

  这种办案方式被称为职权主义,即法官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原告只要起诉到法院,其余事情就大部分都是法官的。法官事必躬行,深入群众中,判案听取当地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强化当事人举证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内容,也就是主要由当事人自己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

  谈到30多年来对法院感受最深的变化,苏德丰不禁唏嘘:“现在的办案程序比以前规范、科学多了,当然物质条件也好太多。我刚来那会连公车都没有,直到1981年单位才有了一辆三轮摩托和摩托车,82年有了吉普车,后来慢慢的各个基层法庭才有了公车。从手写笔录、吊扇、自行车到计算机、空调、电梯、汽车,这样的办公条件想都想不到,改革开放真的让我们的司法工作更加便利化和规范化了”。

  【1999年德化法院队伍日渐扩大,合影中已有70人(苏德丰:第三排左6)】

  “另外一个就是对司法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国家举办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我们这批人才真正系统地接触法律学习。”

  【如今整洁明亮、现代化的诉讼服务大厅】

  【时至今日,德化法院已有95名干警(苏德丰:第一排右5)】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希望德化公正的法治环境会更好,瓷都百姓的司法获得感更充分。”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苏德丰相信,坚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创新,一定能够书写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章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郑东灏)

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习近平:共同呵护好孩子...

7月全国3000多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

外卖小哥逆行致人受伤摘除脾脏昨受审

申某认罪称:当时着急完成任务。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对不起,破了案却没救回你” 乐清民警写给受...

凶手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别有心思的造谣者也会受到应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