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奶奶拾金不昧给孙儿作示范
元霄节警民接力将钱物归还失主
“路不拾遗、拾金不昧这样祖训好传统我要传给孙儿!我要给他做榜样!”为给三岁多的孙子展示中国优良传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拾金不昧的奶奶以身作则,将拾捡到的女士皮包完好无损、分文未失交付到民警手中。为找到失主,东新民警费尽几番周折,接力将皮包及钱物完壁如初交付到失主潘女士手中。
2017年2月11日,东新分局步行街警务站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她捡到一个女士皮包,请民警尽快找到失主。民警迅速联系到报警人黄女士,通过询问得知:“黄女士当日与三岁孙儿一起到雄楚大道崇文图书城去游玩,在一家快餐店里休息吃饭时,发现座位上有人遗失一个女士皮包,稍等一会儿见没人来领,加之孙儿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于是她只好拿着遗失的皮包先回到家中,再拨打报警电话寻求帮助。”对于黄婆婆如此好心且拾金不昧,民警不由得表示敬佩。想留下黄婆婆的姓名时,谁知她却说:“路不拾遗、拾金不昧是中国好传统,我这样做是给我孙儿做榜样,他的成长道路还很长,要让我孙儿明白,做好事不要求留名,只求自省心安”。
经清点发现,皮包内有失主的身份信息及电话,还有千余元现金及银行卡等物。身份信息显示,失主姓潘,是一位35岁的女士。 想到失主焦急等待的心情,民警尝试打开手机查找失主信息,但手机被人为设置密码,无法开锁打开手机。步行街警务站民警朱峰根据失主身份信息,通过公安网站多方查询,终于查找到了失主家人的电话联系方式。当民警表明来意时,却被失主的公公误以为是骗子行骗,经过民警耐心解释,才初步打消失主家人的疑虑,最后终于辗转联系到失主本人。
潘女士接到此电话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据她描述还原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元霄节当天下午14时许她与老公、儿子一起到崇文书店去学习游玩,在一家快餐店用餐时,儿子抢过她手机玩游戏,为防止被打扰,调皮的儿子将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吃完饭离开书店时,由于手中大包小包占用了双手,没有认真清点的潘女士急急忙忙与家人离开快餐店。二十多分钟后,当她醒悟过来发现皮包遗失时,赶到快餐店发现皮包不见踪影,拨打自已手机无法接通,心灰意冷的她直叹自己倒霉,与丈夫儿子也发生口角,一家人元霄节也过得不开心。谁知当她确认无望时,突然接到民警的电话,她的皮包失而复得,喜出望外的她连忙打车赶到步行街警务站,接回自己的皮包。
晚上21时许,急匆匆赶来的潘女士看到自己熟悉的皮包,且皮包内分文未失,手机、银行卡也一个未丢,高兴的她向民警连连称谢。得知做好事不留名的黄婆婆拾金不昧主动上交皮包的经过后,潘女士感动地说:“黄婆婆做得很对,以老带新,以身作则,这才是把好传统传承下来的最好方式,因为无法联系到黄婆婆本人,请民警代我向江城最好的婆婆致以敬意与诚挚的感谢!”
(李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