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傅明生法官看起来那么平静。
可面对他这张黑白照片,无数法官却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情。
2017年1月26日,已从广西陆川法院退休的傅明生法官倒在了二十多年前一个离婚案件被告的尖刀之下。
从后续的报道和官方通报来看,傅法官的这一纸离婚判决毫无问题,可他还是毫无预兆地倒在了被告用偏执和嫉妒编织了二十多年的复仇之网中。
更让人心寒的是,网上一些人竟对傅法官的悲惨遭遇恶言相向。
“一定是判案有问题。”
“法官帽檐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
“肯定是吃拿卡要事没办妥。”
……
还沉浸在无尽悲恸中的法官同仁看到这些大嚼特嚼蘸着傅明生法官的人血馒头的人的话,没有一个不心寒的。
案子审限的黄灯亮了,加班加点干。
当事人胡搅蛮缠了,苦口婆心劝。
没有人关心法官累不累,只有他们自己在成山成海的案件中负重前行。
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中那份放不下的责任和荣誉。
可脱下这身法袍,他们也只是普通人,是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夫妻,普通的儿女。
如今却因为这份不偏不倚、居中裁判的职业,受人威胁、污蔑、打骂、杀害……
“法官无辜挨了刀子,死后还要受污蔑?”
不。
纵容这一切,是对公平正义的抹杀,是对法治社会的侮辱。
2016年,当人们惊悉马彩云法官遇害事件后,无不感慨法官的办案环境之恶劣,作恶当事人的行为之卑劣,不少法官也表现出对自己工作环境的忧心。
为了消除法官的后顾之忧,自2016年以来,最高法积极与中央有关部门沟通,协助制定了《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该规定自2016年7月由中办、国办发布后,最高法抓紧启动实施办法的起草工作,力求在现行法律框架和司法职权配置框架内,推动形成较为完备的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几经修改,征求多方意见,吸收了江苏、上海等地保护法官权益的有益经验,现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正式印发实施。与此同时,最高法还发布了法官履职保障十大典型案例。
有人说,马彩云法官、傅明生法官的遇害催生了《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和实施办法的出台,不如说在实现法治中国梦的进程中,该规定和实施办法的出台势在必行。
司法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法官对案件实行终身负责制,因此从另一角度而言,也需要有制度来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出台和法官履职保障十大典型案例的发布,使保障法官依法履职于法有据,这是尊重司法裁判、维护司法权威之必然。
傅明生法官的逝去,对其家庭,对所有奋战在审判一线的同仁而言,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哀。
但法官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维护法治、实现公平正义的进程中,有制度作为强大后盾在保驾护航,这是法官应得之慰藉,也是法治中国应有之举措。
生死斯已矣,莫惧心中忧。
只期盼这世上不再有另一个马彩云或者是傅明生。
也希望法官能放下心中恐惧,坚守法律信仰,继续坚定地携手撑起法治社会的朗朗晴空。(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