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08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 李春华——
依法执政是履行宗旨的深化
四中全会《决定》一个亮点,就是把党的依法执政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一起来,明确了依法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方向目标。这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宗旨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党的“依法执政”与坚持自身的宗旨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依法执政,说到底,就是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执政为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旨具体化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翻身解放。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已经得到了解放,党的宗旨具体落实到带领大家发展经济上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宗旨可以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解决改革发展遇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次全会,首先在立法层面,对依法执政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如何在现实中统一做了具体阐述。以民为本,是党宗旨的集中体现;立法为民,则是党的宗旨在立法上的集中体现。因此,立法为民,应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从民意中汲取立法的动力和营养,使立法更加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其次,最根本的是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崇高表现。党依法执政的实质就是依人民的意志执政。这也就成为依法执政的本质归依,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执政方式上的本质特征。
再次,实现公平正义至关重要。权力滥用、权钱交易、权力腐败现象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重要原因。只有做到依法执政,才能从制度和程序上制约权力,保证权力运行的公正性。
还有重要一点是,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把权力关在制度和法律的笼子里,实现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防止和消除腐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