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法治理念开启之人 探索“依法治国”历史实践
——《沈家本评传(增补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座谈会现场
6月19日下午,《沈家本评传(增补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发起,联合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共同主办。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前会长杨一凡先生,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教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扬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以及李贵连教授、李中华教授、许章润教授、贺卫方教授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总编辑刘海涛、副总编辑赵卜慧,《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郭琼虎等出版界、传媒领域专家学者也出席了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沈家本评传(增补版)》的出版正是恰逢其时,“好雨知时节”。
法、礼、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概念。走过漫长的帝制时代,面对国家近现代转型的历史问题,法、礼、德这些概念如何楔入现代文明,法治、人治、德治在现代中国如何转化、结合,依法治国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步入坚实之路,这一切都在清末修订法律的局势下悄然开启,并延伸为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沈家本评传(增补版)》通过追述沈家本的经历、心路和学术思想轨迹,对以上课题作出深入的探讨。
在中国法制由古典向近代转换的过程中,在由礼法传统转向法治理念的时代主题中,沈家本无疑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最为深远的人物。他深达刑名,上追礼制,旁参西法,撰《历代刑法考》鸿篇巨制,使中华法系思想得以系统整理。对于这样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法律思想家,阐发其思想历程,正是在探究依法治国历史实践。
跨文化研究大家乐黛云,思想史专家王守常,哲学史学家李中华,著名法学学者杨一凡、张守文、许章润、贺卫方以及青年法律史学者胡永恒、陈新宇、李启成等都对本书予以高度评价,并对“以法治国”“礼法合治”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重大学术课题予以了深入广泛地探讨。本会的一大亮点是沈家本曾孙、法律古籍研究专家沈厚铎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他对该书的再版特别予以祝贺。(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