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王波,1976年4月出生,现任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从检10余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多次荣获“个人嘉奖”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近日,河南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第四届“十大精品案件”评审活动落下帷幕,其中由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查办的孙某等5人滥用职权、受贿案在1500件参评案件中脱颖而出,获评该省“十大优质案件”。喜讯传来,该院主管反渎工作的副检察长王波谦虚地说,“能取得这样的荣誉,是对我们办案人员最大的鼓励”。
步步为营方能稳操胜券2013年底,淇滨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一些福利企业弄虚作假骗取退税,个别监管单位失职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接到举报后,王波立即带领干警展开初查。由于涉案对象的犯罪手段和过程都较为隐蔽,王波安排干警一方面乔装成客商以购货的名义到多家福利企业实地调查,另一方面深入辖区的残疾人家庭走访,很快便初步掌握了部分企业骗取福利企业资质得以退税的犯罪事实。王波马上组织办案人员对几个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和会计进行突击询问,并到当地财政部门调取这些企业的退税资料。
该案经过指定管辖,确定由该院办理,经进一步侦查,没多久,鹤山区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孙某浮出水面。2010年至2013年,孙某明知鹤山区某加工企业、鹤壁市某企业不符合享受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却收受贿赂共计9万余元,违规为两企业办理退税,致使国家税收损失160余万元。顺着这条线索,王波又带领办案人员顺藤摸瓜,一举查处了鹤壁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5人,涉案税款共计1000余万元。
“办案就像打仗,要充分重视对手,精心制定战斗策略,步步为营,随机应变方能稳操胜券。”王波经常对办案人员这样说道。
办案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办案不仅是智者之间的较量,也是勇者之间的对话。”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不仅需要高超的侦查技巧,更要有无所畏惧的胆识和勇气。这一点,王波同样为干警作出了榜样。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以来,淇滨区检察院共查办渎职侵权案件12件19人,所查案件均为大案。
今年7月,淇滨区检察院对鹤壁市规划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郭某涉嫌滥用职权一案立案侦查。由于该案年代已久、兼之专业性比较强,进展并不顺利。而且郭某在该市任职已久,社会关系十分复杂,给办案人员带来很大压力。但王波硬是顶住压力,对一切说情者坚决予以回绝,组织办案人员研究相关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调取大量的书证及证人证词,并请有关专家对案件进行评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据查证,2006年,郭某任职期间,明知鹤壁市某住宅建设项目的实际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均已超标,却擅自给该项目审批规划许可证,造成国家经济损失1170余万元。今年9月11日,郭某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淇滨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目前该案已经开庭审理。
检察官要有民生情怀
自2013年开始分管反渎工作以来,王波要求淇滨区检察院反渎局将查办危害民生民利的渎职犯罪作为工作重点,确保老百姓能及时享受到国家实实在在的“惠民便民”政策。3年来,该院已查办各领域渎职犯罪案件8件11人。
2015年初,淇滨区检察院以“农业保险领域财政补贴资金监管”为切入点,一举查处了某保险公司浚县分公司原总经理张某等3人滥用职权骗取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费财政补贴资金一案。而该案在初查时,由于涉及到浚县所有乡镇、办事处,牵涉到的农户更是多达9万余户,取证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王波鼓励干警要迎难而上,同时明确工作思路,将办案人员兵分两路,一路广泛深入农户核实情况;一路由自己亲自带队,对各乡镇、办事处的主要领导开展思想工作。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他们就走访农户近500家,并取得各乡镇、办事处的配合,固定相关书证200余份,掌握了大量的证据材料。查清了张某等人在负责办理浚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采用制作虚假保险单、虚构保险灾情、伪造农户签字等方式,进行虚假农业保险投保,套取国家保险费财政补贴1400余万元,后又通过编造虚假理赔事故,骗取理赔款438万余元。最终,张某等3名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的制裁。
“民生牵动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会继续努力,誓做群众利益的捍卫者。”面对采访,王波斩钉截铁地说。(吕峰 赵宝仓 刘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