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活动优秀作品揭晓

2016-07-12 08:38  来源:检察日报

  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检察影视精品力作

  ——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活动优秀作品揭晓

  在“互联网+”时代,检察机关该如何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和载体,创作出一批有深度、高品质、艺术性强的检察文学艺术作品,传播弘扬检察职业精神,形成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7月8日,“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活动”优秀作品揭晓仪式暨检察影视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如此大型的微电影展播及评比,对于检察机关的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它经历了怎样的评选过程?该如何借此提升检察影视创作质量?与会各方围绕这些话题,展开广泛研讨交流。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掀起活动“热浪”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多个场合强调,全国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加强和改进检察文化建设。

  2016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充分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和载体,抓紧组织创作一批有深度、高品质、艺术性强的检察文学艺术作品,传播弘扬检察职业精神,形成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指示,重落实。为了进一步打造一批检察影视精品力作,2015年11月4日,最高检政治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活动的通知》,要求以省级检察院政治部为单位,推荐报送检察题材微电影、专题片作品。

  活动启动以后,不论是公众推荐程序、专家推荐环节,还是现场会议,始终得到最高检院领导高度重视,每一段进程,曹建明检察长、胡泽君常务副检察长、王少峰主任都亲自过问并悉心指导,胡泽君常务副检察长、王少峰主任亲自担任组委会主任、副主任,对活动的开展倾注大量心血,使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有序推进。

  据最高检影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到三个月时间,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共收到各省级检察院政治部报送作品174部,其中微电影115部,专题片59部。经过对报送作品的认真审查把关,最终确定115部作品参与展播,其中微电影71部,专题片41部。最高检有关部门参与制作的《即将批捕》《心律》《陪你勇敢》3部微电影,作为特别推荐作品参与展播。

  展播作品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活动启动新媒体公众投票推荐程序,在25天的投票时间里,公众浏览数达460万余次,投票数超过74万余票。

  2016年4月1日,根据公众投票结果产生的30部微电影和30部专题片入围作品进入专家推荐环节。经由18名评委组成的评委会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获奖及入围名单。

  规模大,亮点多,四大特点呈观众

  最高检影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活动坚持以突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根本遵循,在四个方面体现出了明亮底色。

  ——活动主题鲜明。各地检察机关报送的作品均紧扣活动主题,牢牢把握“唱响检察声音,讲好检察故事,树立检察形象,传播检察正能量”的创作要求,集中丰富地展现检察干警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人民群众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打开了一扇文化之门。著名作家周梅森在创作大型检察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期间,专门到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深入生活时,通过观看该院拍摄的微电影《交锋》而获得创作灵感。

  ——作品题材覆盖面广。各地检察机关报送的作品题材基本覆盖了整个检察工作领域,涉及检察职能的各个方面。有反映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如吉林报送的《肖像》;有再现侦查监督工作的,如河北报送的《即将批捕》;有关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如山西报送的《陪你勇敢》。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的工作。

  ——塑造了一批生动可爱的检察官形象。创作者将镜头对准亲民、爱民、为民的检察官群体,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具有鲜明特色的检察官形象。湖北报送的《做一缕阳光》,展现的是默默坚守检察事业、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最美检察官”程然的先进事迹,令人动容。河北报送的《平凡的老牛》,以对退职后仍然坚守的“老黄牛”贾东升的追思,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检察事业的忠诚。

  ——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此次报送的作品大多体现出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上下求索”。如北京报送的《大话西游之检察篇》,结合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以生动形象的动画模式宣传检察职能,推出后在网络平台产生较大反响。陕西报送的《坦白》,主创人员将故事集中在一辆大巴车上,片中检察官强烈的思想斗争与灵魂的救赎,颇具类型片的感觉。江苏报送的《一个金融专家的堕落》,吉林的《肖像》,河南的《白发亲娘》,均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思想性和创新性。

  知不足,方向明,检察影视创作吃下“定心丸”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创作拍摄检察题材电影29部,电视剧14部229集,微电影1000余部,专题片2000余部,作品数量逐步提高,种类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了检察文化建设,促进了法治文化发展。

  在此次微电影专题片评选揭晓仪式上,著名导演、武警电视艺术中心原主任陈胜利高度评价了活动,“在电影电视和移动互联网并存的多频时代,利用现代视听手段和传播平台,以微电影和专题纪录片为载体,说人说事说道理,普及法律常识,弘扬法律精神,最高检举办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无疑是普法宣传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之举。这次参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作品质量也让人刮目相看,我对这次参展作品的基本印象用三个字概括:多、广、高。”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普法栏目剧》主编李建华在充分肯定活动的亮点外,还提出具体改进意见,“第一,主题上可以更加细化,目前看一些作品主题比较宽泛,且有同类化现象。第二,题材的选择和情节设置上,创新度不够,尤其专题片大部分作品,比较类型化和形式化,缺乏特色,脚本和镜头语言较空洞。第三,在专业技术上,包括镜头语言、音乐的运用,还有后期剪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法制节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黄海星重点对报送作品的艺术性进行点评,“有的作品在画面上色调分明,镜头语言非常清楚。有些作品特别是专题作品,在题材上显得雷同和单一,拍摄手法陈旧,表述概念化,采用大量无目的的空镜。我们有些创作人员还没有太熟练掌握电视表现的语言,书面语的采用显得生硬,缺失同期声。”

  评比揭晓仪式及影视创作研讨行将结束时,胡泽君提出殷殷期望:“要把打造检察题材精品力作作为推动检察影视创作繁荣发展的重要目标,集中精力,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检察影视精品,为人民群众和广大检察人员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学然后知不足。领导及专家学者提出的金玉良言,必将为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及专题片的创作和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支撑。(王地)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