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孕妇要手术医院却“断电”,这位派出所长做了啥?

2016-07-07 15:51  来源:中国长安网

  近日,南方普降大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天堂寨也不例外。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7月1日凌晨的那场大暴雨,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雨。“那天,雨水就像是从天上一瓢瓢泼下来的一样“,把天堂寨变成一座闭塞的“孤岛”:信号断了,道路断了,更麻烦的是,电也断了。

  当天上午11点多时,雨还在下,天堂寨派出所所长闫宏正忙着准备向镇政府汇报灾情,突然,一个年轻男子冲进办公室。他的圆领T恤已全部湿透,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头发上的水吧嗒吧嗒地滴到地上。

  “警察同志,帮帮我们,医院没电了,我妻子马上要生孩子!”说着说着,男子几乎要哭出来。

  暴雨中接到求助:一位孕妇临盆,医院停电,无法手术!

  眼前的这个男子叫黄守兆,是当地的一个村民。他的妻子临产,由于孩子个头大,无法顺产,只能采取剖腹产。然而下雨断电,医院无法进行手术。闫宏明白,如果不马上进行手术,很可能造成难产,那么大人孩子都保不住!

  看着眼前这个绝望的男人,闫宏心里一紧。“先去医院看看!”说着,闫宏带着一名同事和前来求助的黄守兆跳上了车。

  暴雨不停,通讯中断、全镇停电。一个小小的派出所长,能解决用电的问题吗?

  “当时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想办法解决困难,保障孕妇顺利生产,孩子能够平安降生。其他的什么都没想,也没时间去想。”闫宏事后对记者说。

  闫宏至今庆幸的是,那时候镇里的街道积水并不深,还能开车。“还真是比较幸运的,要是像后来那种洪水来袭,连走路都困难时候就真的遇上大麻烦了。”

  “请你帮个忙,借你的发电机用用,去救命”

  在泥泞的路上,闫宏开车,一路在颠簸。雨越下越大,泥水不断溅到挡风玻璃上,道路逐渐变得模糊。到医院时,警车外已经糊上了一层泥黄色的“壳”。

  冲进医院时,闫宏才意识到医院里一片漆黑。“医院备用的发电机呢?”

  “设备坏了,发不了电。”一个医生无奈地说。

  “只能去借一台发电机了。”闫宏心想。但在这个几乎被暴雨摧毁的小寨子里,去哪里找发电机呢?

  “走!咱们去卖家电的那儿去看看。”闫宏回忆,刚冒出那个念头时,正是雨下得最大的时候,闫宏他们顶着雨,找到一个卖家电的小门面。一进门,闫宏就说:“借你的发电机用用,去救命!”

  店主肖枫一听是去救命,立刻站了起来,“发电机在建筑工地,我去给你们拿。”

  “发电机是找到了,但是得有电工啊,没有电工怎么发电?”闫宏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当机立断,“咱们兵分两路,肖枫开车去取发电机,把发电机运回医院,我开车去供电局找电工。”

  去供电局的路上,雨更大了。空气中升起了薄薄的雾,视线严重受阻。但闫宏在“玩儿命”,他事后想来,从店里到供电局通常十分钟的路程,自己只用了七分钟。

  赶到供电局,简单说明情况后,电厂决定派一名工人跟闫宏去医院,然而闫宏不同意,“一个人可不行!万一有突发情况,应付不过来。你们的负责人麻烦跟我们去吧!这是救命的事,不能马虎!”就这样,两名电工,被闫宏生生“拽”到医院。

  发电机带不起整个医院的用电,那就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发电!

  终于,电工和发电机在医院“碰头”了。此时,孕妇已有妊娠反应。需要加速发电!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发电机220伏,而医院的电则是380伏。他们找来的发电机带不起电来。看到不能立刻发电,孕妇的丈夫黄守兆着急了,一直在跺脚、跺脚。

  “我当时没有慌,越是这种情况,越要镇定。”闫宏想了一个主意:既然不能带动整个医院发电,那就一个一个房间发电吧!

  就这样,闫宏、两名电工,以及医院工作人员,抬着笨重的发电机,开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接电、发电。先给一楼化验室发电,化验室通电后,医护人员急忙采集了孕妇的血样,立刻送到一楼化验室去化验。化验完后,这群人又合力把发电机抬到二楼,在二楼为孕妇做了胸透和心电图。手术室在三楼,于是,闫宏又招呼大伙把电机抬到三楼。

  看到孕妇安全地进入手术室,闫宏想到还有2000多名游客滞留在景区,他对黄兆守叮嘱了几句,就赶紧驱车赶往下一地点。

  “事后想想整个过程,就像演电影儿一样”,闫宏说,“可是它就这样真实的发生了。”

  这个电影,记者看过,叫《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大雨围城,也是孕妇待产,也是没有电。但主人公依靠科学知识和友人的协力相助,让母子转危为安。远在中国安徽一个村寨的闫宏,没看过这部印度电影。这位派出所所长可能一辈子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比肩著名电影主人公的hero。

  母子平安,孩子的名字叫“建军”

  闫宏离开医院后,心,还惦记着那个没出生的小孩。

  “洪水太大,我还有其他的事要处理,不可能一直待在医院。看到医院已经能接上电了,我才能放心地去处理其它人的事。再说,我很相信医护人员和电工!”闫宏说。

  尽管如此,闫宏的心一直悬着。晚上,在村里巡逻的闫宏,终于接到了那个“让他的心落定”的电话。是白天和他一起去医院的同事打来的:“闫所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孩出生了,八斤二两,母子平安。”

  “那就好,那就好!”

  两天后,闫宏和所里同事一起巡逻,路过医院时,上去看了看那对母子。小家伙正在憨憨地睡着,闫所长摸了摸孩子的脸:“没想到,小家伙这么胖嘟嘟哈。”一边笑,一边轻抚着孩子的小脸,怎么也看不够。孩子的父母握着闫宏的手,不断地说谢谢、谢谢。

  “我给孩子起名字叫‘建军’,因为出生那天是七一,又是在民警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出生。”听到孩子的名字,闫宏的第一反应是“这对父母真可爱”,同时,也感到一丝丝自豪。“真的感觉到,这是体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时候,人民眼里有警察、有我们,这就是我们必须去做的理由。”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整个连线过程中,闫所长话语不多。因为他说,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因为“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想方设法要母子平安。别的,没多想。”

  这位派出所所长,就像许许多多的、在抗洪一线的警察和军人一样。质朴,寡言,平凡如砂石,坚韧如芦苇。当你忽略他们时,他们一直在你背后默然守护;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不惮于挺身而出;当你的生活回归日常时,他们掸掸衣衫,转身离开。他们不怕被忘却,因为天职如此。警察为老百姓做的事,本就不寄望于“被记住”。

  就像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士写的日记:当我们把群众转移到东河口中学,一个兄弟放下怀里的男童,他天真望着我们,说了句:“我喜欢你们。”那一刻,更感动的人是这位战士。

  闫宏也是一样。他说,温暖和感动,是相互传递的。(中国长安网记者 黄海英)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