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桃江县司法局干警乘船去值守修山水电站。 赵立军 摄
7月3日—7月5日,桃江发生特大洪灾。十万火急之际,桃江县司法局干警不畏艰难,积极抗洪抢险,谱写了一曲司法行政人的赞歌。
汛情就是命令
7月3日16时,桃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启动三级响应预案, 桃江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华当即将县局机关干警分成8个抗洪分队,安排相关人员紧急集结,迅速投入防汛一线。
4日凌晨,第一分队全部抵达修山水电站开展巡防监督工作,其余队员24小时待命,确保值守工作24小时不间断、无疏漏。同时,局机关安排干警24小时驻守办公室,将全县的水文情况对全系统干警进行实时转播,并及时传达上级抗洪指令。
4日下午,桃江县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此时,通往值守点的公路已被淹没,车辆无法通行。司法行政干警们无暇顾及继续前行可能存在的危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排除万难,不折不扣执行抗洪命令。前往接班的值守队员纷纷脱掉鞋袜,弃车步行,涉水挺进,准时到达值守点。
5日凌晨,值守点周边已成一片汪洋,前往值守点接班的队员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娘子军”、“旱鸭子”。她们不畏艰险,直接登上应急小舟,及时到达值守点执行任务。
险情早发现,隐患早消除
修山水电站能否按照市防指的调令正常下泄,事关整个桃江的防汛安全。
7月4日凌晨4时许,县司法局防汛队员在修山水电站值守时,通过监控视频发现3艘自卸舶因泄洪自上游顺流而下,撞击在修山水电站坝体中间部位。县司法局防汛队员和修山水电站值守工作人员紧急会商,立即向县防指、市防指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县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坐镇指挥,组织海事等有关部门开展紧急施救,成功将2艘撞击坝体的自卸舶拖离事故区。
7月4日凌晨,三艘自卸舶撞击修山水电站大坝现场图。李杰摄
由于值守人员及时发现险情,处理得当,修山水电站的突发险情得以基本解除。
安全责任大于天
7月4日15时,柘溪水库下泄流量增加至9000秒立米,加之连日暴雨,资江桃江段水位不断上涨,洪水淹没了部分公路、农田,涌进了许多群众的家门。洪水肆虐中,桃江县司法局的干警们无暇顾及“小家”,而是无私奉献于桃江这个“大家”。
这些干警们,克服家里已经受灾或者面临受灾的困难,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他们而言,保护好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华,不顾自己家中被淹、家人被困家中无法出行的困难,带领司法行政干警,始终在修山水电站坚守。王亚军、王高卓、文明辉三位已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同志,挽起裤腿,冒着危险,趟过洪水赶赴修山值守。对他们来说,修山水电站的安全、桃江人民的安全胜过一切。
人在阵地在
7月5日清晨,牛田司法所干警、牛田镇峡山口村“第一书记”朱蓉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微信群里发布:“平安无事!”随即,各个司法所在乡镇执行抗洪任务的同志陆续传来平安信。此时,大家悬了整整一晚的心才落到平地上。
朱蓉所在的牛田镇是全县受灾重点乡镇,而峡山口村更是险情突出,因为这里有全县十座溢洪道过水水库之一的峡山口水库。自7月3日接到通知后,这已是他度过的第二个不眠之夜。累了,就稍微眯一下;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
朱蓉的事例只是桃江司法行政干警抗洪抢险的一个缩影。沾溪司法所干警熊伟7月4日晚上坚守在沾溪镇沾溪村,一直在装沙袋堵堤坝缺口,堵完后继续防守在堤坝旁边。
三堂街司法所干警胡鹏飞,始终坚持在一线抢险救援,几天几夜基本上没有合眼。7月4日上午开始,胡鹏飞与当地镇政府干部深入基本处于汪洋之中的郭家洲村,参与转移群众55户。
鲊埠司法所干警薛茂林镇守陶公庙村的水库,从7月3日晚上到7月5日,两天两夜未曾回家。该所干警王曙东自7月4日至7月5日一直在鲊埠社区参与抗洪抢险,参与转移群众60余户,抢救物资若干;参与桃江二中紧急救援,用四艘电动小船,往返几十个来回,将学生800多人,家长300多人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与灾民同呼吸,共进退!”这是桃江县司法行政干警们应对洪魔时的共同信念;“人在阵地在,危险没有彻底解除,我们就不会撤,防汛救灾的弦就不会松!”这是干警们对灾民的郑重承诺!
这是一群可爱的桃江司法行政人。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把洪魔踩在脚下;他们用辛劳的汗水,换来群众的安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为民、崇法、担当”的精神。(孙庆 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