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苏万力

2016-06-07 08:38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基层法医岗位一“钉”就是31年

  追记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苏万力

  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冒雨开棺验尸6个小时;在基层法医岗位上,他一“钉”就是31年;让“尸体”开口说话,为许多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物证,却一个荣誉都不要;刚入警的儿子想在授衔时穿警服和他合个影,却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

  5月26日23时20分,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苏万力因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年仅54岁。

  生命的最后一天,冒雨开棺验尸六个小时

  5月26日一大早,苏万力的工作从解剖尸体开始。14时30分,苏万力刚刚扒了几口饭,又接到电话,让他立即赶到鹿邑县试量镇开棺验尸。虽然近段时间一直“连轴转”,心脏有些不舒服,但苏万力没有任何迟疑就出发了。

  这是一起一年前的案子,弟弟被嫂子打死后,一家人“私了”将其偷偷埋葬。接到群众举报后,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拘留,但因为一直没有关键物证,案件侦破工作迟迟无法往下进行。在重视传统风俗的农村,开棺是个大忌讳,为了取证,民警已经给这户人家做了近两个月的思想工作。

  “看到苏队长不舒服,我们劝他先去医院,他却说,明儿个下大雨就啥也干不成了,好不容易做通工作了,人家再变卦咋弄?”和苏万力一起去现场的鹿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赵杰回忆,苏万力只是在路上躺在车后座眯了一会儿。

  车开到坟地时已经是16时许,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他们在现场简单搭了个棚,就开始工作。尸体入土一年,腐烂得几乎只剩下骨头。苏万力戴上手套,一点一点地在尸体上摸,用放大镜观察,终于在死者颅骨上摸到裂纹,判断是被粗棍打碎颅骨致死。“成了,这下板上钉钉了。”经过6个小时的冒雨工作,苏万力终于说出这句话。

  当苏万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已经是23时了。“他到家后,我就感觉他身体出了问题,让他去医院,他不去,说吃点儿药就没事了。我去给他拿药、端水,回来就看他不行了。”苏万力的妻子孙芝荣哭着回忆。既是同事又是邻居的赵杰闻讯狂奔到苏万力家中时,苏万力已经没有呼吸了。“他为挚爱的法医事业倾尽了心血,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赵杰悲痛地说。

  其实,就在苏万力因公殉职的前两天,他一直都在案件现场“连轴转”。5月25日14时50分左右,已经连续值班两天的苏万力接到任务,万人村一居民楼下发现一具尸体,疑似坠楼身亡。他迅速赶往现场,在对死者进行观察后,根据现场留下的死者鞋印的花纹,一层楼一层楼地追踪观察,寻找能证明死者坠楼的物证及坠楼地点,最终断定死者是割腕自杀后跳楼。

  鹿邑县公安局新任局长何新敏就是在这一天第一次见到苏万力的。“他在现场不做预判,只反复勘查。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还一层楼一层楼地跑上跑下,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从事法医工作31年,几乎天天泡在案件现场

  “几乎天天泡在案件现场,经常和尸体打交道,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鹿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如此向记者形容法医这个职业。而苏万力在基层法医这个岗位一“钉”就是31年。

  赵杰是苏万力的“大徒弟”,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跟着苏万力做法医。赵杰说,鹿邑县公安局只有3名法医,人员少,分工就没那么明确,活体鉴定、现场勘查、命案尸体解剖等,都需要他们来做。“解剖尸体不隔夜。”为了不影响破案,不管是什么时候被喊到现场,不管一天出了多少个现场,工作都得一口气做完。2010年以前,鹿邑县公安局还没有建立专业的解剖室,苏万力等人经常需要现场解剖,河边、田间、地头都曾是他们的“解剖室”。“经常弯腰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苏队长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受害者家属的不理解是法医需要经常面对的。赵杰说,家属骂、闹,他们见得太多了,每次都得心平气和地耐心解释。恶劣的工作环境更是极大的挑战。“有的现场,尸体生着蛆虫,面目不清,满地血水。那场景,那味道,真的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苏万力却对这些恶劣的环境习以为常,“工作量特别大时,没时间到远处吃饭,苏队长摘了口罩,就在现场凑合着吃点东西继续干。”

  “他为许多起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物证,却一个荣誉都不要。”赵杰说,自己跟着苏万力干了二十多年,已经有多次立功受奖,而苏万力却什么都没有,唯一的证书就是主检法医师证书。“破案后立功受奖,他一个都不要,都让给我们了。”

  儿子想穿警服和父亲合个影,却再也没有机会

  “本来想在授衔时,跟俺爹一起穿着警服合个影,如今再也没机会了。”5月31日上午,在苏万力家中,刚被鹿邑县公安局招录入警的苏敬博哭着说。

  在父亲的影响下,做警察一直是苏敬博的梦想。“小时候,觉得父亲穿警服很威风。长大后,一点点了解父亲和父亲的工作,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苏敬博从河南警察学院毕业后,顺利地通过了招警考试。“父亲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做一名好警察!”

  苏万力的妻子孙芝荣哭着说,儿子谈女朋友了,苏万力打心眼儿里高兴,原本想忙完这段,双方父母见面,把婚事定下来,谁知,这些都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整理遗物时,我发现了父亲2013年的体检单,那时父亲的心脏就有问题了,他却从来没跟我们说过。”苏万力的女儿苏芮说,在她的记忆中,跟父亲一起吃饭的时间很少,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没有固定时间。如今,父亲走了,留下80多岁的爷爷奶奶、患有糖尿病的母亲和尚未成家的弟弟。未来的日子会不会很艰难?她擦着停不了的眼泪说:“父亲从来没有怕过困难,我也不怕!”(夏吉春 孙海娟)


责任编辑:王淑静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