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方揭露“黑广播”三宗罪

2016-02-18 08:30  来源:法制日报

  危害国家安全易致飞机失联推销假药频发

  江苏警方揭露“黑广播”三宗罪

  2月15日,江苏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在全省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雷霆行动”和打击治理“黑广播”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两类新型违法犯罪发起新一轮凌厉攻势。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雷霆行动”从现在起至6月底,重点打击治理当前12类突出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假冒QQ、微信好友诈骗企业财会人员犯罪;假冒熟人和领导电话诈骗犯罪;网络购物诈骗犯罪;机票改签电话诈骗犯罪;PS图片诈骗犯罪;重金求子诈骗犯罪;虚假网上兼职诈骗犯罪;网上发布虚假交易信息诈骗犯罪;手机短信发送木马钓鱼链接诈骗犯罪;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网站链接诈骗犯罪;利用网络电话冒充公检法机关电话诈骗犯罪;各类补贴退税电话诈骗犯罪。

  据介绍,“黑广播”违法犯罪技术门槛低、违法成本低、获利空间大。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发射机、播放器、天线等电台部件,不需要任何证照和资质,租赁高层住宅或写字楼架设装置、简单设置后,就可以滚动播发广告。在高额利益驱使下,部分企业擅自生产超出核准范围的广播设备并销售,已形成从生产、销售、组装到利用“黑广播”实施销售假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条龙”利益链条。

  与此同时,江苏警方揭露了“黑广播”违法犯罪的三宗罪:危害国家安全、危害航空安全、危害群众利益。首先,“黑广播”设备可以自行选择频率播放任意内容,影响范围大,能够任意干扰和覆盖合法广播电台,潜在隐患十分巨大。

  其次,“黑广播”多为三无产品,功率高达2500至5000瓦,是正规大功率民用无线电台的数百倍,信号半径可达300公里,由于广播电台和民航无线电导航频段相邻,极容易“蹿”到民航频段,影响飞机和地面通信,造成飞机“失联”,对军事及航空通信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再次,2015年以来,全国“黑广播”数量大幅增多,其中江苏发现“黑广播”违法犯罪线索同比上升312.5%。不法分子利用“黑广播”大肆实施性药、假药推销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倍受骚扰。

  此次打击治理“黑广播”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则是从现在起为期半年,重点打击8类违法犯罪人员:非法生产、销售“黑广播”器材及控制软件系统的厂家及不法分子;组装、架设“黑广播”设备、提供技术支持的不法分子;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的不法分子;擅自设置、使用“黑广播”的不法分子;“黑广播”广告中虚假药品、产品的生产销售厂家和不法分子;为“黑广播”设备提供安装场地的不法分子;“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的幕后组织者;其他参与“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 (记者 马超 通讯员 苏宫新 )


责任编辑:雍辉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