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举行首批人民陪审员履职宣誓仪式

2015-10-31 15:20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忠实履行陪审职责……”,近日,由北京市人大任命的首批180名人民陪审员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履职誓言。

  宣誓仪式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办公室副主任王玲宣读了对180名人民陪审员的任命决定。二中院院长鲁桂华为新任人民陪审员代表颁发陪审员证书。二中院副院长苏丽英带领全体新任人民陪审员进行任职宣誓。

  作为本届新任人民陪审员中的一名,在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秦金玲表示,自己是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被选任为二中院新一届人民陪审员的,感到非常幸运。

  “通过今天庄严的宣誓,切身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使命的光荣。” 秦金玲说,在今后的陪审工作中,一定积极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将普通人的情感、常识和判断融入司法审判中,当好依法履职的审判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公正司法的监督员、民意沟通的联络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努力化解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维护法律权威、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推进依法治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据介绍,180名人民陪审员宣誓结束后,将进行为期2天的履职前业务培训。

  据悉,2015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各选择5家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选任程序、参审范围、参审机制、参审职权、退出和惩戒机制、履职保障制度等进行改革。

  其中,北京二中院等5家法院被确定为北京市试点法院,二中院是北京唯一一家试点中院。

  宣誓仪式上,据二中院院长鲁桂华介绍,领受试点任务后,二中院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与北京市司法局共同协商,联合制定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方案》,对选任名额、选任时间、选任程序、任命程序、履职宣誓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该院近三年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数量,确定陪审员选任名额为180名。

  为丰富候选人来源渠道,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二中院在市公安局提供辖区8000名常住居民名单基础上,经筛查,对符合人民陪审员基本任职条件并能联系到本人的1061名候选人,经过电话征询意见、反馈登记表格、提交证明材料等步骤,确定368名候选人。

  之后,通过区人大获取辖区部分社区的选民名单,并随机抽选确定候选人93名。

  最终,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确定人民陪审员候选人461名。

  经过资格审查,确定进入第二个随机抽选环节的陪审员候选人为407名。

  8月26日,二中院会同市司法局在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陪审员候选人代表、新闻媒体等首都各界人士100余人的见证下,从407名候选人中随机抽选产生130名人民陪审员人选。

  另外,该院原有的50名陪审员按照市高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点工作开始前已经选任的人民陪审员,应当计入人民陪审员名额”规定一并计入180名陪审员名额之内。

  9月25日,由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孙本彤等180名人民陪审员的任命。

  据悉,本届随机抽选产生的人民陪审员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教育、科研、医疗、银行、证券、物业、社区等行业或单位。并且,来自于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党派具有不同的文化程度。可以说本届人民陪审员来源广泛、专业宽泛、结构合理,充分体现了人民陪审员改革的民主性、广泛性和群众性特点。

  另外,当天二中院受理的一起运输贩卖毒品案的被告人还对审理其案件的人民陪审员,进行了随机抽选,在180名人民陪审员的名单中随机选取了3名,作为审理该案人员的参考,具体参审人员将由法院最终确定。据悉,这也是北京市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以来,案件当事人首次参与陪审员随机抽选过程。(刘向智)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