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检察院推进电子卷宗系统试点工作

2015-08-28 08:44  来源:检察日报

  2014年,在报请最高检同意后,四川省检察院开展电子卷宗综合管理子系统补充性开发试点工作。历时6个多月,四川省检察院与WQ研究所共同努力完成了电子卷宗系统一期研发。2015年7月1日,电子卷宗系统在四川省检察机关全面上线运行,截至8月1日,全省检察机关共有18769件案件通过该系统进行办案。目前,该系统已具备卷宗制作、阅卷、摘录、检索、一审公诉案件证据分析、证据管理、审查报告内容自动生成、出庭示证、律师阅卷、卷宗导出等功能。

  统筹抓好四大关系

  在此次试点工作中,四川省检察院统筹做好以下几点,促进了电子卷宗系统的研发、部署与运行。

  统筹抓好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的关系。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坚强后盾,全员的积极参与是工作落地见效的有力保障。四川省检察机关在研发、部署电子卷宗系统过程中始终注重统筹抓好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的关系,以领导重视为基础,以全员参与为动力。省检察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电子卷宗研发、部署工作,多次专题研究电子卷宗系统研发、部署工作。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亲自到试点单位调研,对系统需要满足的功能、基础保障等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在领导重视的同时,注重发挥全体检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研发、部署电子卷宗系统过程中,始终坚持贴近一线、贴近实战,以需求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以法律、司法解释、司法规范为基础,以最优化、最便捷、最简单为目标,组织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检察人员深度参与电子卷宗系统试点和优化工作,使该系统在检察实务与技术信息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升级完善。电子卷宗系统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6次大的升级,基本满足了一线办案需求。

  统筹抓好顶层设计与细化落实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严谨细致的任务落实具有爬坡过坎的重要意义。四川省检察机关在研发、部署电子卷宗系统过程中始终注重统筹抓好顶层设计与细化落实的关系,以顶层设计指引方向,以细化落实夯实根基。着眼于尽早做好宏观规划,在2014年1月即与WQ研究所共同研究制定了电子卷宗系统技术方案,按照服务业务、服务管理、服务决策的原则,对业务需求、软硬件配置、网络带宽、部署模式等进行了系统规划。为了使各地早动手、早准备,省检察院在电子卷宗系统研发期间即先行下发《关于摸底部署应用电子卷宗暨办案智能子系统相关条件的通知》,明确了部署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摸清了各地底数,有效起到了提前“吹风”、了解情况的作用。在全面掌握全省检察机关基础条件的情况下,2014年11月,四川省检察院党组审议通过《四川省检察机关部署应用电子卷宗暨办案智能系统实施方案》,确定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应用电子卷宗系统工作分为前期准备、动员培训、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及具体内容,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责任部门、完成时限。方案还对制作电子卷宗的工作量进行了测算,要求各地通过调剂、招录、外包等方式解决人员缺口问题。

  统筹抓好案管主导与部门联动的关系。牵头部门的确定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相关部门的联动是落实工作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检察机关在研发、部署电子卷宗系统过程中始终注重统筹抓好案管主导与部门联动的关系,以案管主导为前提,以部门联动为基石。电子卷宗系统作为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子系统,而案管部门作为最高检明确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的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电子卷宗系统研发、部署的主导作用。在案管部门主导推进过程中,其他部门的联动必不可少。省检察院业务部门积极组织各业务条线人才全力投入系统研发。省检察院公诉一处与案管办联合发文要求全省公诉部门全面规范使用电子卷宗系统,信息部门积极做好上线前的软硬件、网络带宽等基础准备,搭建好培训平台,并组织WQ研究所运行维护人员到全省22个市分州检察院现场指导,省检察院保密办主动与省保密局沟通,明确了电子卷宗系统支撑平台属涉密系统建设,为便捷采购设备提供了依据,检务督察部门把电子卷宗系统部署应用情况作为专项督察内容,在2015年7月中下旬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10个市级检察院和20个基层检察院,实地督察、促进应用。

  统筹抓好大胆推进与逐步跟进的关系。大胆推进是工作向前推的关键,逐步跟进是工作循序渐进的必然。四川省检察机关在研发、部署电子卷宗系统过程中始终注重统筹抓好大胆推进与逐步跟进的关系,以大胆推进为压力,以逐步跟进为目标。推行边用边测、边改边用的试点研发模式,在2014年6月WQ研究所研发出电子卷宗系统第一个版本后,随即在成都市部分检察机关和资阳市全市检察机关部署试用该系统,在试用中饱和测试、全面应用,秉持“找不出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的理念,通过发现问题促进系统完善优化,并明确要求试点检察院检察长在单位内部打好“预防针”,绝不能因系统存在瑕疵就半途而废。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省检察院根据各地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情况,确定了分批次部署应用电子卷宗系统的原则,防止一哄而上,出现良莠不齐等情况,条件成熟一批培训一批,条件成熟一个部署一个,以先进激励后进,最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面覆盖。

  取得三项初步成效

  电子卷宗系统在四川省检察机关上线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程服务办案。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办案质量。承办人在办理案件时,可以通过电子卷宗系统的证据管理功能,明确证据的使用情况及疑点,并可以自动汇总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效避免遗漏事实、遗漏证据、遗漏疑点等情况。

  二是进一步提升了办案效率。承办人在摘抄、分析案件时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电子卷宗内容,同时在完成对每个证据的分析后即可将其放入证据目录树,并最终自动生成规范的案件审查报告,而出庭一体化平台也让办案人员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实现多媒体示证。

  三是解决了律师阅卷难问题。通过电子卷宗系统可以导出带水印的案卷光盘,不但可以随时保证律师的阅卷权,还解决了案卷材料非法传播责任不明的问题。

  四是降低了办案成本。在使用电子卷宗系统后,案件在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流转极为便捷。只需轻点鼠标,电子卷宗就能随着提案、共享等方式实现高效流转。电子卷宗系统还可以通过预先设定或授权,实现多人同步阅卷,有效减少了报送、复制纸质卷宗的成本。

  全面服务管理。检察院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案件管理部门在管理案件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办案程序、法律文书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通过电子卷宗系统对案情、证据等全案情况进行静默式监控。借助电子卷宗系统,可以随时对案件以及纸质卷宗已归档的案件进行评查,并可根据需要将个案通过电子卷宗系统交由异地检察机关评查,有效减少以往案件质量评查中调卷、集中人员等困难。依托电子卷宗系统,管理人员可以从粗放掌握承办人办案的件数转变为精确了解每件案件的繁琐、难易程度,从固定的办案期限预警转变为动态的办案进程实时监控。

  全力服务决策。电子卷宗系统上线后,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检察长、检委会委员、部门负责人在讨论、审批案件时,不仅可以查阅承办人的审结报告,而且可以通过链接倒查功能直接查看承办人作出某一结论所依据的原始卷宗材料,避免了片面依靠承办人汇报而作出决策的局限。通过电子卷宗系统的检索功能,可以对扫描采集的大量案件信息进行充分挖掘、深入分析,形成更加完整、更加真实、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郑雷)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