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李老师,我对您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以后您不要轻易再让我们写检讨了。”日前,湖南省郴州市某中学学生徐远方从五楼教室跳下身亡,遗书里有这样的留言。报道称,该生每月要写两份检讨。
这类诉诸语言挖苦讥讽等方式的“软暴力”,刀刀见“血”,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与反思。
在记者随机调查济南市的40名中小学生中,有半数学生表示,老师对他们骂过脏话。罚抄写、写检查、写保证书几乎出现在所有被调查学生所在的班级。还有一些老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优秀生“眉开眼笑”,对中等生“不声不响”,对后进生“大喊大叫”。有的老师还把后进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不许擦掉。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表示对某些后进生的教育和约束,甚至禁止全班同学与其交往,使其孤立,以示惩戒。
事件分析▶▶▶
有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很正常的,如果老师连学生犯错都不能包容,那这个老师是不称职的。给孩子留些面子,不要对孩子挖苦讥讽,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
心理咨询师杨清说,语言讥讽对幼小孩子的杀伤力不可估量,这些挖苦语言表面上看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摧残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流血的伤口比流血的伤口更疼痛,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因为它带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这种自卑感和心灵阴影让学生对人生很失望,有一种挫败感,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