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的校园暴力频出,有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在学校受到过同学欺负。有的甚至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本次平安课堂将围绕以下三种校园暴力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关注,杜绝校园暴力,还孩子们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加强监督管理 杜绝校园软暴力

  ■加强教育引导 防止学生之间的暴力伤害

  ■加强治安管理 预防校外人员暴力侵害

   事件回放▶▶▶

“李老师,我对您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以后您不要轻易再让我们写检讨了。”日前,湖南省郴州市某中学学生徐远方从五楼教室跳下身亡,遗书里有这样的留言。报道称,该生每月要写两份检讨。

这类诉诸语言挖苦讥讽等方式的“软暴力”,刀刀见“血”,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与反思。

在记者随机调查济南市的40名中小学生中,有半数学生表示,老师对他们骂过脏话。罚抄写、写检查、写保证书几乎出现在所有被调查学生所在的班级。还有一些老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优秀生“眉开眼笑”,对中等生“不声不响”,对后进生“大喊大叫”。有的老师还把后进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不许擦掉。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表示对某些后进生的教育和约束,甚至禁止全班同学与其交往,使其孤立,以示惩戒。

事件分析▶▶▶

有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很正常的,如果老师连学生犯错都不能包容,那这个老师是不称职的。给孩子留些面子,不要对孩子挖苦讥讽,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

心理咨询师杨清说,语言讥讽对幼小孩子的杀伤力不可估量,这些挖苦语言表面上看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摧残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流血的伤口比流血的伤口更疼痛,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因为它带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这种自卑感和心灵阴影让学生对人生很失望,有一种挫败感,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关建议▶▶▶

教育‘软暴力’成因很复杂,有的是教师个体性格差异,有的是素养不够,还有的是教师把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了学校。但无论何种原因,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灵魂的工程师,都不允许对学生施以精神惩罚,没有什么比让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更重要的了,所谓的‘严格要求’决不能成为教育‘软暴力’的通行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对老师的职业素养及道德水平进行严格把关,防止语言暴力甚至其他情况的发生。

有关专家认为,对教师的语言及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无疑是必要的,但这个外在的规范还需要教师真正树立爱与宽容的教育理念,只有这种内在动力,才能把“软暴力”从那些发霉的心灵中逐出。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除非是严重到无法收场,孩子通常都不愿意主动去跟家长说,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通过平时和孩子的接触,往往能够发现一点端倪。例如:不愿意去上学或者参与学校活动;看上去常常害怕又焦虑;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偷偷哭泣等等,以尽快发现情况,及时联系学校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尽快解决。

  事故回放▶▶▶

据报道,最近山东某中学四名女生围殴男生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据悉,事发原因只是因为同学在网上聊天时,被打男生向女生发送了一个“呕吐”的表情,于是引发了随后的群殴事件。令人震惊。

视频内容显示,4名穿校服的女学生围着1名男学生争吵,并上前扇其耳光。视频时长约1分16秒。视频开始时,四名穿着黄蓝相间校服的女学生围着一名男生,女生们站在绿化带内的人行道里大声吵叫。在视频第4秒,其中一名女生便开始扇起男生的耳光,其他两名女生随后也动手推搡。在第35秒左右,一名女生左右开弓扇起男生耳光。视频拍摄正值学校放学期间,很多学生以及家长路过,在看到有人围观时,女生则朝着围观的人喊:“别看了。”

据了解,打人女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平时表现也不错,称得上是班里的“乖乖女”,发生这种事也让老师和家长们感到很意外。

    事故分析▶▶▶

校园暴力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方面: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保安人员,门卫都是一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在突发的暴力事件面前缺乏经验技能,自身难保,更不用提保护学生的安全了。

2、家庭方面:在发生过的校园暴力事件中,不管是受害者还是施虐者,有相当大一部分家庭关系不和谐,深受家庭暴力之害。

3、社会文化环境:校园暴力频发,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难辞其咎。一些新闻媒体、影视作品喜欢描写暴力和色情,网络上也充斥着带有暴力内容的游戏和信息,未成年人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出现“校园老大”、“收保护费”、“单挑”、“决斗”之类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相关建议▶▶▶

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所致,因此,预防以及杜绝校园暴力关键在于家长。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重视程度:首先,让孩子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其次,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来避免校园暴力;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一旦发现孩子行为异常,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耐心引导。

因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心理疏导,不要因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缺失了对孩子的管教,致其步入歧途。

  事故回放▶▶▶

近日,一段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在一分半钟的视频中,一名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对另一同龄女孩狂扇耳光,口中骂脏话,女孩被打得脸部通红,却始终未还手。爆料网友称,女孩被打将近3小时。

记者从南昌市教育局了解到,视频中的被打女孩是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一名初二女生,事件发生在9月25日下午,视频拍摄地点在学校附近的农民公寓楼顶。

据介绍,视频拍摄者是该校上一届的初中毕业生,打人女生就是她叫过来的,当时旁观的还有数名年纪相仿的女生,有两名象湖实验学校的学生被打,其中十三岁的初二女生小文(化名)被打得最厉害,在一分半钟的视频中,被连续扇了30多记耳光。

据介绍,事发学校将安排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会同当地派出所加强对校门口及周边可疑人员的排查,保护学生的安全。 

  相关建议▶▶▶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平时就应该用自身的行动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完善性格,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切忌使用暴力。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既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定期心理疏导。逐步建立法制意识,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可由公安机关负责对学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整顿,建立和完善保卫队伍。同时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及时解决学校及其周边地带的治安隐患,还学生们“一片安静”。

  长安策划:策划/张晓君(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