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藏长安网测试版 > 平安西藏 > 驻村工作 |
一个西藏驻村工作队员的日记(上)
编者按:2011年10月,西藏自治区向全区农村派出了5451个驻村工作队,首批队员达2万多名,他们的任务是“强基惠民”。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干部鹰萨·罗布次仁,成为了工作队的一员,前往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陈塘镇沃雪村工作一年。陈塘镇是中尼边境的一个夏尔巴人聚居区,沃雪村建在山上,不通公路,水电供应也不稳定,三天两头下大雨。贫穷落后,是这个边境小村庄给外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鹰萨·罗布次仁,这个出生在西藏山南小山村里的藏族青年,曾经在北京学习工作了19年。期间,他创作了首部描写西藏学生在内地求学的长篇纪实文学《西藏的孩子》。2002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鹰萨·罗布次仁又回到了生养他的土地。 这一次,他被派往沃雪村。在驻村繁忙的工作之余,鹰萨·罗布次仁以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了下来。本报特摘登鹰萨·罗布次仁的部分日记,以他的视角,去观察西藏农村的现状以及驻村工作这一庞大的工程。 2011年10月21日 大雪封山,出师不利 这两天,在西藏各地乡间大路小道上,一批批身负“强基惠民”任务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满载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派驻单位的嘱托,前往自己即将开始一年或半年驻村任务的目的地。 今天,作为自治区文化厅派驻的队员,我也出发了,我的目的地是日喀则地区定结县陈塘镇沃雪村,我将在那里参与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 临行前夜,我在网上搜索沃雪村的情况,关于沃雪村的介绍,网络上寥寥无几。我只知道,那是一个偏远、贫穷而又落后的地方。 我们原计划今天到达陈塘镇,可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被大雪堵回了县里。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一大早,在定结县有关领导带领下,我们从定结县城出发。车上,大家有说有唱,也有各种调侃。对于我来说,所有关于陈塘的想象,掺杂着诸多忐忑的心情。 上午10点半,我们抵达海拔4900米的尼拉山。当时下着鹅毛大雪,我们向白雪茫茫的山谷走去。 上午11点多,车队出事了。一辆装有工作队物资的货车倾斜倒在一个拐弯处。 大家努力到下午两点,才让货车脱险。由于天气和车况原因,领队的文化厅领导果断决定,折返县城,明日再启程。 出师不利,更让我觉得驻村工作的重要,但愿明日天晴路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