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许传宝 | 热血铸警魂,追记霍邱县公安局夏店派出所民警许传宝同志英雄事迹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和安徽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全警“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的奋进力量,8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隆重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安徽警营最美奋斗者”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下面,我们跟随许传宝的儿子许可,一起追忆他的父亲、革命烈士、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许传宝。
革命烈士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许传宝 同志
(1974-2018)
许传宝,安徽六安人,一九七四年一月出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参军入伍,优秀共产党员,扫毒行动先进个人,派出所交通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于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处理平楼村纠纷事件中遭遇暴力袭击,因公殉职,年仅四十四岁。
他把生命化作无限的爱去年9月29日,本是无比寻常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可就在这时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许可,你爸爸出警的时候出了点事,你赶紧回来一趟。”
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大口地吸气呼气,紧接着眼泪便止不住地涌了出来。当晚我赶到家时终于在殡仪馆见到了父亲,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一刻我还是不敢相信,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爸爸。
我从父亲并肩作战的同事那里追寻他最后的时光,叔叔们告诉我,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天,像往常一样工作,整理案件卷宗,撰写调查报告,接待了几批办事群众。此后,他们所辖区民安村有对夫妻吵架闹离婚,父亲赶到10公里外的民安村,据说,父亲对这对夫妻很熟悉,两人总因琐事争吵,他已调解过6次,但这次女方怀孕临产,一旦家庭破裂影响太大,他格外用心。劝解到12点,回到派出所,草草吃过午饭,父亲又邀来男方的叔叔、女方的舅舅、村干部还有小夫妻坐到一起,苦口婆心调解到17时,双方终于重归于好,父亲回到所里,还跟叔叔们感慨说:给他们调解了很多次,接触多了,看他们小两口就像自己家孩子一样,他们和好了,我也可以喘口气咯!
叔叔们拿来父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告诉我,这是父亲调解纠纷返程路上,沿途张贴扫黄禁赌宣传单时拍的。辅警孙仲裕叔叔告诉我,当天晚上20时10分,夏店镇平楼村卞老庄组村民汪云利与邻居发生纠纷。父亲与他立即出警,赶到现场后,报警人汪云利醉酒胡搅蛮缠,阻碍调查,父亲和孙叔叔多次劝导、警告无效,汪云利愈加失控,与其兄汪云贵疯狂地对我父亲撕扯、推搡。
父亲被推倒在地,昏暗中,汪云利摸出尖刀,朝父亲胸前猛刺两刀,其中一刀刺中了心脏。父亲躺在血泊中,再也没能醒过来,鲜血浸透警服。当晚23时,六安市人民医院宣布父亲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父亲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战斗状态!
父亲从我上高中的时候就不常陪在我身边,那时候我不会去想他在哪,他在干什么,只是知道他在上班工作。现在每每想到父亲的时候,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依然在那个偏远的小镇默默做着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但是马上又会一阵心痛,父亲他已经不在了啊,以后的世界上都不会有父亲这个人了啊,父亲的生命就这样在一个黑夜结束了啊。
父亲走后我久久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父亲平日里总爱唠叨我,小时候我还没那么懂事,父亲就买来一本本故事书,把生活的道理融入到一个个童话故事中,他给我讲《小猴子吃板栗》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他给我讲《黑猫警长》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有正义感;他给我讲《打火匣》的故事告诉我只要勇敢追求,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后来我长大了,父亲唠叨得更勤了,不论是吃饭、散步,大到男人的谈吐气魄,小到走路要靠右走,不能低头玩手机这样的生活常识,他还骄傲地给自己这样的习惯取了个名字叫“随机式教育”。小时候的我常常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父亲啰嗦,迂腐,可现在回头望去,正是父亲渗透到生活中的字字教诲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人。
曾经的父亲是一名军人,现在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因此在我的印象里,平常家里似乎只有我和母亲,倘若某天能等到父亲一起吃饭,母亲定会多准备两个好菜,而父亲却好像并不买账,他总是匆匆扒两口饭,上床休息一会,便又到单位忙他的工作去了。时间长了我和母亲少不了抱怨,那时的我还不能理解父亲对公安事业执着到忘我的热爱。
记得一年大年三十,父亲难得在家过年,我和父亲刚刚放完鞭炮,母亲正忙着把准备了一天的年夜饭一盘盘端上餐桌。就在这时,父亲的手机响了。父亲接完电话说了一句你们先吃,我马上回来,便离家而去。我和母亲两人吃了几口饭菜便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一边等待父亲归来。只记得那年春晚很长,节目一个一个的结束,不知不觉我睡着了,第二天我醒来时,父亲的床依然空着,母亲告诉我,你爸爸上班去了。
去年夏天父亲的双脚被开水严重烫伤,脚上全是一块块硕大的水泡,我为父亲买来了烫伤药和碘酒,每天我为他换药时,父亲总是疼得龇牙咧嘴。就这么在家里坐了两天,父亲便坐不住了,踏着一双拖鞋非要到派出所里去看看,每每这时母亲便会大声呵斥他:“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养伤!”父亲便又悻悻的回到椅子上。直到有一天,父亲不顾母亲的反对,穿上皮鞋走出了家门,傍晚他拖着沉重的双腿回来时,脚上的水泡全被磨烂了,母亲一边给父亲上药一边说:“你再这样,你这脚明年也好不了,到时候我可不伺候你!”父亲咧开大嘴笑了笑。
父亲作为一名警察,经历了无数次危险。他曾只身一人追着一名网上逃犯,跑了好几条田埂,他曾为了阻止两帮村民打架,独自跳进两拨手持农具的村民之间,防止了一起恶性流血事件的发生,他曾独自一人站在派出所门口,将一大帮来派出所闹事的小混混拦在门外……而这些都是我在父亲去世之后才知道的。
父亲一生为人谦逊,待人和善,走在大街上人人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他不愿在我和母亲面前提起,更不愿多说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父亲生前工作的夏店派出所辖区地广人稀,属于偏远农村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而所里只有4名外勤民警,父亲和一名辅警负责4个村近2万人的治安,他也是镇里唯一的交警和缉毒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黄牛”
从警十三年,有10个春节,父亲都以“我家近”为由主动值班,带着我和母亲在派出所里过年。大年三十晚上,爷爷奶奶总会打来电话,埋怨他们的小儿子又没带儿子媳妇回老家过年,父亲总是说值完了这最后两天就回去。每当万家团圆之际,都是父亲最忙碌之时。酒后纠纷多、交通事故多,除夕、初一每天出警,少则七八次、多则几十次,可是这样的日子,父亲这头“老黄牛”一扛就是十三年。
父亲是一名党员,入党多年他始终以高姿态,高标准要求自己,他曾把每日挂在胸前的党徽展示给我看,告诉我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是何其光荣。在得知我在学校可以提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时,他第一个跳出来对我表示支持,他说党员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家的生活并不富裕,母亲没有工作,我还在读大学,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也还需要父亲赡养,全家人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人肩上,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尽管生活艰苦,父亲还是日复一日地努力工作着。
父亲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他始终将辖区居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就在父亲那件浸满鲜血的警服口袋里,其他叔叔们发现了一张沾满血迹的纸条,那是一张扶贫清单啊。我想也许正是从军十三年,锻造出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政治品格,从警十三年,努力为人民服务,支撑着他走到现在。
可我从没想过,父亲这么快就与我们阴阳两隔,那么仓促,那么突然,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有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父亲正是用生命丈量了正义二字之沉重。
此刻,我想对在天堂的爸爸说:父亲,你用生命与热血诠释了人民警察的意义与价值。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精神会永远陪伴着我们,您走后,各级领导先后到家里慰问我们,组织上给了您很高的荣誉,让我感受到公安大家庭的温暖。我知道您一定还牵挂着我,请您放心,您的用心培育和光辉榜样,已经让我学会好好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您,我亲爱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