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护航企业 江苏这家法院有“实招”也有“活招”

2019-07-19 12:07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法官在银行查询被执行人账户。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为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专门出台《关于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司法职能,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合法利益,为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民营企业是民事诉讼当中商事案件的重要主体。2018年,宜兴法院涉民营企业纠纷占全院商事案件的77.58%。2019年1至5月,宜兴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7379件,同比增长23.95%,标的额40.56亿元,其中商事案件结案2111件,同比增长18.13%。案件数量的攀升给执行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也给再度吹响“集结号”、奋力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的宜兴法院带来了新的挑战。

    “保障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法院执行工作至关重要,只有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执行难解决和攻坚工作,才能切实维护民营企业胜诉权益。”面对挑战,宜兴法院副院长郑东如是说。

    ■“重拳”——专项行动攻坚涉民企执行

    “叮咚”,悦耳的短信提示音响起,宣告97万余元执行款已经全部进入法院执行专门账户,宜兴法院执行法官丁平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的脸上不禁泛起了灿烂的笑容。

    2019年4月23日,为了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某电力工程公司、杜某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丁平带领执行小组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尽管前期调查一无所获,但丁平没有放弃,在与电力工程公司工作人员的攀谈中,他敏锐地发现该公司拥有第三人债权90万元。面对事实,该公司负责人、被执行人杜某只能配合法官执行,并通过法官主动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以90万元的第三人债权及另行支付7万余元余款一次性了结该案。随后,丁平又主动与第三人某开发公司联系,通过释法说理,成功扣划开发公司名下存款90万元。至此,该案执行款基本落实,距离该案申请执行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以开展专项行动为抓手,对涉民营企业案件实施集中执行常态化,2019年3月至5月,宜兴法院开展保护民营企业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其中专项赴外执行行动共外派执行人员46人,赴新疆、山西、广西、内蒙古、山东等地执行涉民营企业案件34件,涉及标的额6120万元。截至目前,专项执行行动已执结案件17起,到位执行款2100多万元。

    ■“天网”——失信惩戒发挥强大威慑力

    “我这就把执行款给汇过来,请你们赶紧撤下对我的‘限高令’!”2019年5月8日,被执行人河北某水务公司老总桑某给宜兴法院的执行法官李进打来电话,表达了愿意履行付款义务的急切心情。

    因为定做合同纠纷,桑某的水务公司被宜兴某环保公司告上法庭,后经法庭调解,水务公司向环保公司支付了货款50余万元,但仍拖欠利息1万余元并须另行支付违约金10万元。4月28日,宜兴法院依法将水务公司及桑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桑某实施限制高消费举措。在外跑业务却买不了机票和高铁票,无计可施的桑某只能联系法官,并于当天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支付了执行款。

    无独有偶,执行法官陈华明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因为“害怕”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贵州的一家建筑安装公司主动支付了88万余元执行款,加上法官从账户上扣划的300多万元,短短3天就将南洋电缆公司被拖欠两年多的货款连本带息近400万元都收了回来。

    失信惩戒的巨大威力在涉民营企业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趋势下,民营经济运营门槛低、交易灵活的特点凸显,诚信元素在商业交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攀升。宜兴法院充分发挥失信惩戒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联合市检察、公安、国土资源、税务等18家单位,对失信被执行人开展立体式信用惩戒,营造诚信的经营环境。2018年,该院共将5438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境130人,对失信被执行人在置业置产、提拔选任、投融资、招投标和高消费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4695名被执行人迫于法律威慑自动履行了义务。

    对于正告释法后依旧拒不履行的,法院坚持“执行110”24小时全天候出警,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全方位围追堵截,2019年1至5月,已出警79次,出动警力262人次,成功带回被执行人73人,司法拘留18人,执结或达成和解33件。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等违法行为,及时固定证据移送公安,今年以来已移送涉嫌拒执罪案件11起。

    ■“护航”——“因企制宜”活用执行措施

    电话协商6次,书面和解2次,尽管700多万元的执行款只还完三分之一,但双方企业对法院的工作都给予了好评。“真是多亏了法官,要不然我的企业早就倒掉了。”被执行企业负责人的话语里更是充满对法院的感激之情。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因为拖欠河南某钢铁企业货款700多万元,眼看着法院判决自家还款,对方企业又要申请强制执行,宜兴某锻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千万不要封账户,一封就‘死’了!”锻造公司负责人找到执行法官王建洪,表示公司一直与大型国企有业务往来,一旦账户被法院冻结,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难以经营下去。王建洪也实地走访调查了该公司,发现确实如负责人所说,该公司经营情况良好,与不少大企业都保持业务关系,只是由于近年来企业扩张才造成了资金流的暂时紧张。

    “涸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王建洪决定对锻造公司慎用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措施,以求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为帮助企业缓解压力,王建洪还主动给双方“牵线搭桥”,促使他们达成了分期付款协议。截至6月,锻造公司已偿还钢铁企业货款260万元,分期付款协议还在有序履行中。

    “既要攻坚克难、严格执行,又要设身处地、因企制宜。”宜兴法院切实把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合到执行实践中,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加大执行措施实施的审核力度,收到明显成效。2019年上半年,该院承办的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中,共有123件达成执行和解,撤销限高措施96人,解除被执行人失信惩戒63起。

    为了让企业了解法院执行工作、提升民企群体法律素养,该院通过报刊、电视、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法院执行工作举措和典型案例。该院分管院领导还登门答复民营企业及企业家提出的执行相关重要意见和建议,真正把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落到实处。

    忙碌的时光总是如水流般流淌,东风吹紧,花开结果,当沉甸甸的金色捧入怀中那一刻,所有的辛劳都化为甘甜。今年以来,宜兴法院已执结案件中涉民营企业案件257件,总标的额2.4亿元,实际到位执行款8740.3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措施,加大对抗拒执行、规避执行、干预执行行为的惩治力度,以强有力的执行举措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郑东坚定地表示。赵玲 文/图

章莹颖案凶手被判终身监禁!章父回应

章莹颖尸体至今未找到……

因下肢行动障碍“不予录取”法院怎样判决?

法院:“不予录取告知书”违法!

马鞍山女子哭诉遭反转:醒醒吧!政法机关不是 ...

一场自导自演5000万点击量的闹剧!

这位一级高级检察官觉得比法条更重要的是……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武功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