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公安局附属楼405室,自张天华搬进来办公以后,第一次空了这么久。
历年逃犯名单、“双过半”战役业务指标分解一览表……办公桌上,一叠报表压在笔记本下面,仿佛等着他回来,再次翻阅、研究。
三个月前,刑侦大队长张天华第一次停下奔波不停的脚步,昏倒在他心爱的刑侦岗位上。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被送到医院救治的他,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正在与病魔努力抗争的张天华,今年也不过才46岁。
近日,记者来到宁化县公安局,探寻张天华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刑侦历程。
镇得住不法分子
被誉为“苏区乌克兰”的宁化,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英雄事迹。出生在这片红色热土的张天华,听过无数红色故事,也走上一条守护群众平安的新“长征”路。
2013年,张天华任宁化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负责指挥、协调、指导全县刑事案件侦查工作。在此之前,他先后担任刑侦大队侦查员、副中队长、中队长、教导员,和刑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前后的宁化,社会治安较为复杂,时常有一些染着黄头发、纹着花臂的社会青年拿着砍刀在街上游荡。与此同时,聚众斗殴、赌博伤人、抢劫时有发生……
“清朗的一片天,岂能让人搞浑?没有安全感,哪来幸福感?”在张天华的带领下,刑侦民警们经过细致严密侦查和证据收集,历时半年,将以罗某辉为首的27名涉黑人员一网打尽。消息传出,曾被欺压的群众敲锣打鼓,脸上满是笑容。
3年时间里,张天华不负众望,带领专案组尽锐出战,接连打掉分别以张某、王某南为首的两个涉黑大案,打出红土地的平安和谐,同时也打出他的名声。同事们说,张天华不但镇得住不法分子,还“能掐会算”,总能攻克各种疑难要案。
破获1.14系列抢劫杀人案(左二为张天华)
2014年7月5日凌晨,宁化县安乐镇一村道旁惊现一具血尸,附近还有车轮留下的痕迹。张天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初步断定为抢劫杀人案。最终,通过以车找人的方式,民警在48小时内将犯罪嫌疑人廖某抓获。廖某供认,因为手头拮据,加上和司机起了口角,便将其杀害并驾车潜逃。
从警26年来,张天华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900多名,他指挥、参与主侦的命案破案率达100%,大队在三明全市刑侦系统业务考评多次位居全市前列。张天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6次,先后被评为全市破案能手、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市第二届“群众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等。
工作起来有股拼劲
今年的4月11日,参加完两场会议的张天华,在食堂匆匆用过晚饭后,又和建宁警方协调一起涉恶案件相关事宜。晚上9点多,在召集刑侦民警商讨案件时,他突然昏迷……
目睹张天华倒下的民警张伟懊悔地说,平日里不管工作到多晚,天华总是神采奕奕,那天晚上他却一直皱着眉,摇着头。“我只觉得他那天有点‘不一样’,却没往深处想,没有劝他休息。”
“要是早发现就好了!”和张伟一样后悔的还有副政委邹传鑫。邹传鑫去年才开始分管刑侦工作,每次在张天华办公室研究案件时,张天华总是热情地泡茶给大伙儿们喝,自己却从小冰箱里掏出袋装中药,用开水泡热,一口灌下。“你怎么最近总喝中药?”邹传鑫疑惑地问。“有点咽喉炎,喝点中药调理一下。”张天华回答。
渉黑团伙辨认现场(右三为张天华)
“去年底,他说身体不舒服,我让他来做个体检,他说工作都忙不完,哪里有空体检……”张天华的哥哥是一名医生,他哽咽地说,“我当时就应该强硬一些,‘押着’他来医院。”
那个时候,正是宁化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点整治的关键期,张天华一心扑在工作上,摸索出线索摸排与打击犯罪同步、入户走访与反诈宣传同步的工作法,接连几次爽了哥哥的约。痛到无法站立的时候,他又求着哥哥带他去医院打“杜冷丁”止痛。
“我还没好好谢谢他!”2018年5月,任某被人诱骗参加“主力股票”操作,40多万元积蓄打了水漂。为了侦破这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张天华带着民警奔赴广东、江西等地,经过多月的连续奋战,锁定跟踪抓获罗某、蔡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让任某的血汗钱完璧归赵。
4月28日,接受完第一次化疗的张天华又回到岗位上。“张大,你怎么不好好在家休息?”民警张俊异见到他一脸惊讶。“只要人还在,工作就要拼命干!”张天华平静地说道。对待工作,张天华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全身心旋转。多年来,每天早上不到八点,他那清瘦的身影,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刑侦大队办公室里。和年轻民警一样熬夜加班到深夜,在他身上已经成为固定的标签。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以来,张天华带领大队民警先后受理、核查线索45条,指挥捣毁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5人,为群众追回损失360多万元。
守住廉洁之心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是张天华写在笔记上的一段话,他以这种朴素的方式提醒自己常葆一颗廉洁之心。
刑侦受理各类大案要案,压力和干扰很多,对办案人员,尤其是负责人来说,是个考验。“我不怕案情复杂,不怕破案繁琐,也不怕投时间花精力。但是人都是活在社会人群中,不可能没有朋友熟人。我头痛的就是那些受人之托来说情的熟人朋友。”张天华说。
同事杨大根回忆,2008年在侦办一起团伙系列抢劫案中,2名犯罪嫌疑人家属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张天华,企图用烟酒和金钱等打通关系,并许诺事成后另有重谢。张天华断然拒绝,嫌疑人终被绳之以法。
不抽烟、不喝酒、偶尔打打羽毛球,最大的爱好是工作。民警黄强对张天华的廉洁自律看得多、学的也多。“去年我们查获了一起非法运输成品油案件,当事人提着礼品到办公室找张大,他二话不说把人和礼物请了出去。他不只是为人清白,也用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影响我们。”
张天华对一起盗窃案受害人进行回访
曾经有人企图通过黄强和张天华拉关系,黄强想都不想就拒绝了。遇到坚持要送礼的人,黄强也不客气,会说“要不你拿回去,要不我就拎到纪委去。”他知道这么做肯定没错,因为张天华总是这么做的。
教导员罗忠东说,大队流行张天华的“拒贿经验”:凡是请吃饭的,一律没空;凡是说要到家里来的,一律推说自己在局里办案,暂时不能回家。让想找关系、攀人情的人“无路可走”。
软的来不了,就来硬的。“宁化这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家住哪里我们也知道……”犯罪嫌疑人恐吓威胁,张天华不为所动。还有的人,见张天华软硬不吃,就转而想出损招:有个嫌疑人的父亲在家里供奉的“关公像”底下,压着写有“宁化县公安局张天华”字样的红纸条,认为用关公可以“镇压”张天华,顺利“解救”儿子……
“共产党人,怎么会相信这个,怕这个?”张天华一笑而过。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的从警初心。宁化县公安局局长谢忠告诉记者,该局梳理张天华26年从警生涯,发现在他经办的数千案件中,从未接到关于他的举报和投诉,他所带领的宁化刑侦队伍,也未有一位民警出现过违法违纪问题。
住院仍不忘他的队伍
“大伙的心意我领了,但是现在不太方便……大家把工作做好,把队伍带好,比来看我强百倍。”张天华第一次住院治疗时,领导同事想要去医院探望,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与此同时,他却频频联系大队内勤小单,让她为民警值班室添置被褥,让她提醒外出办案的民警注意安全……不论何时何地,张天华最惦记的还是工作,还是刑侦的这帮同事们。
刚接触电信诈骗侦查工作,民警小张有畏难情绪,张天华手把手指导,让小张前往各大银行调查资金去向、做好记录。不久前,小张成功办理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受害群众追回了13万元钱款。
副大队长童金长只比张天华大几个月,心脏有点小毛病,张天华宁可自己多承担一些工作,也不让童金长多熬夜,总催着他早点回家休息。新警小曾家在漳州,去年家人生了重病,张天华协调其他民警分担了小曾的工作,让其可以安心回家照顾病人……
召开扫黑除恶线索核查分析会
张天华唯一愧对的是家人。几年前,爱人生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因为工作走不开,张天华让姐姐帮忙看护。他也曾多次承诺带妻女去旅游,可兑现诺言总是遥遥无期……
让张天华既骄傲又歉疚的是,女儿今年取得了理科高考619分的好成绩,但自己的身体却每况愈下。6月29日,张天华再次晕倒,得知真相的女儿一边含着泪,一边有条不紊地协助母亲把他送往医院。
7月6日,谢忠局长前去医院看望张天华时,他的爱人含泪告诉谢忠:“他把爱全部给了工作,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要他身体好起来,用余生陪伴我和孩子就行!”和张天华结婚多年,她已经习惯了默默守在张天华身边。这一次,她希望能守着张天华久一些,更久一些。
“要送女儿上大学,要把她交到新郎手上,还要开开心心地当外公,加油啊!”民警孙翠玲既是张天华的同事,又是他爱人的朋友。她给夫妻俩发去了微信,为张天华加油打气,与家人一起祈祷奇迹发生。
与孙翠玲一样,更多的宁化民警选择坚守岗位,把心中对张天华的祝福和惦念,转化为守护平安的坚定信念,不断奔忙。
采访手记:坚守不变的为民初心
张天华罹患癌症晚期的消息,牵动无数人的心。一名普通的民警,为何让这么多人如此牵挂?
莫问鸿雁归何岭,壮志丹心从警行。张天华把“人民”装在心中,把“务实”迈在脚下,把“清廉”握在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警26年来,他以“拼命三郎”的姿态,始终奋战在打击刑事犯罪的最前沿,是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克星”,是百姓心中守护平安的“天师”,成为了宁化乃至三明刑侦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利益愈发多元、警情愈加复杂的当下,张天华那份从心底涌出的对刑侦事业的热爱与纯粹,刻进骨子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坚守,让领导们相信他,同事们服从他,百姓们认可他,收获了最深厚、最炽热的情感。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政法干部更应该坚守为民初心,不懈奋斗、力前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记者黄丽青 肖敏 通讯员 尤盛尧)